天安字典

《荷亭倚栏》

时间: 2025-04-26 11:57:53

诗句

鱼跳龟戏不曾闲,萍尽荷生尚未繁。

水面圆纹乱相入,玻璃盆旋玉连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53

荷亭倚栏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鱼跳龟戏不曾闲,
萍尽荷生尚未繁。
水面圆纹乱相入,
玻璃盆旋玉连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池塘景象:鱼儿在水中跳跃,乌龟在水面嬉戏,显得悠闲自在;水面上的浮萍已经枯竭,但荷花的生长却还未开始;水面上波纹交错,像一幅美丽的图案;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闪烁着如同玻璃般的光泽,宛如玉石般的连环。

注释:

  • 不曾闲:并不闲暇,形容水中生物活泼而充满生机。
  • :浮萍,水面上的一种植物。
  • 荷生:荷花的生长,指的是荷花尚未盛开。
  • 圆纹:水面上的波纹。
  • 玻璃盆: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像玻璃一样。
  • 玉连环:形容水面波动的美丽,像玉石的连环图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季子,号诚斋,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时期。诗中对水景的描绘,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荷亭倚栏》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示了杨万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以“鱼跳龟戏”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池塘中生物的活泼景象。这里的“鱼”和“龟”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和谐。接着,诗人提到“萍尽荷生尚未繁”,通过对比浮萍的枯萎与荷花的未盛开,展现了一种清幽而又略显寂寞的氛围。

接下来的“水面圆纹乱相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水面的波动,这些波纹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反映。最后一句“玻璃盆旋玉连环”将整个场景推向了美的巅峰,水面如同玻璃般透明,波动似玉石一般精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了其追求宁静生活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鱼跳龟戏不曾闲:描绘了池塘生机勃勃的景象,鱼和龟在水中嬉戏,生动形象。
  • 萍尽荷生尚未繁:浮萍已经枯萎,但荷花尚未盛开,暗示着自然的循环与变化。
  • 水面圆纹乱相入:水面的波纹交错,表现出一种动态之美。
  • 玻璃盆旋玉连环:水面的光泽如同玻璃,波纹宛如玉石,构建出一种精致、清澈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玻璃盆”,强调其清澈透明。
  • 拟人:通过“鱼跳龟戏”赋予生物以活泼的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与活力。
  • :象征长寿与安静。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丽。
  • 波纹:象征动态与变化。
  • 玻璃:象征清澈与明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生物有哪些? A. 鱼和乌龟
    B. 鱼和鸭子
    C. 龟和鸟
    D. 鱼和蝉

  2. 诗中的“水面圆纹”指的是什么? A. 水中的鱼
    B. 水面的波纹
    C. 水底的泥
    D. 水中的花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荷亭倚栏》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涉及自然与生命的主题,但杨万里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温柔的情感,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孤独的情感。两首诗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题拜菊主人桃菊图二首 其一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十三 寒食 菩萨蛮 菩萨蛮 春日偶成 菩萨蛮弈棋私语迷藏弹琴 其七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一 菩萨蛮二首 其二 菩萨蛮·杨花满院飞红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包含宿的成语 近易 鼻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十字街头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不可或缺 时田 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动静有法 助动词 往结尾的成语 双眉不展 干脆利索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小姑独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