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女冠子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4:21:20

诗句

星高月午,丹桂青松深处,醮坛开。

金磬敲清露,珠幢立翠苔。

步虚声缥缈,想像思徘徊。

晓天归去路,指蓬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1:20

原文展示:

女冠子 其一 李珣 〔唐代〕 星高月午,丹桂青松深处,醮坛开。金磬敲清露,珠幢立翠苔。步虚声缥缈,想像思徘徊。晓天归去路,指蓬莱。

白话文翻译:

夜空中的星星高挂,月亮正午时分,在丹桂和青松的深处,祭坛已经开启。金磬敲击着清露,珠帘般的幢幡立在翠绿的苔藓上。虚空中传来缥缈的歌声,思绪在想象中徘徊。黎明时分,归去的路上,指向仙境蓬莱。

注释:

  • 星高月午:形容夜空中的星星高挂,月亮正午时分。
  • 丹桂青松:指丹桂树和青松树,常用来象征高洁和长寿。
  • 醮坛:道教举行祭祀仪式的坛场。
  • 金磬:一种金属制成的打击乐器,常用于宗教仪式。
  • 珠幢:装饰有珠子的幢幡,常用于宗教仪式。
  • 步虚声:指虚空中传来的歌声,常用来形容道教音乐的神秘和超凡。
  • 想像思徘徊:思绪在想象中徘徊,形容思绪的飘渺和不确定。
  • 晓天归去路:黎明时分,归去的路上。
  • 指蓬莱:指向仙境蓬莱,蓬莱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境,常用来象征理想中的美好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珣,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脱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宗教仪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教仪式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色和宗教元素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为背景,描绘了一个道教仪式的神秘场景。诗中,“丹桂青松”象征着高洁和长寿,而“醮坛开”则引入了宗教仪式的元素。金磬敲击清露,珠幢立于翠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步虚声缥缈,想像思徘徊,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思索。最后,晓天归去路,指蓬莱,将这种向往指向了仙境蓬莱,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美好之地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宗教元素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星高月午:描绘夜空中的星星高挂,月亮正午时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2. 丹桂青松深处:通过丹桂和青松的意象,象征高洁和长寿,同时引入了深邃的自然环境。
  3. 醮坛开:引入道教仪式的元素,醮坛的开启象征着仪式的开始。
  4. 金磬敲清露:金磬敲击清露,营造出一种清脆而神秘的声音,增强了仪式的神秘感。
  5. 珠幢立翠苔:珠幢立于翠苔之上,通过珠幢和翠苔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6. 步虚声缥缈:步虚声缥缈,形容道教音乐的神秘和超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境界的向往。
  7. 想像思徘徊:思绪在想象中徘徊,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境界的思索和不确定。
  8. 晓天归去路:黎明时分,归去的路上,象征着仪式的结束和归途的开始。
  9. 指蓬莱:指向仙境蓬莱,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美好之地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金磬敲清露”和“珠幢立翠苔”等比喻,增强了仪式的神秘感和超凡脱俗的氛围。
  • 拟人:通过“步虚声缥缈”和“想像思徘徊”等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思索。
  • 对仗:通过“星高月午”和“丹桂青松”等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宗教元素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诗中,丹桂青松、醮坛、金磬、珠幢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超凡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美好之地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星高月午: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象征着宁静和神秘。
  • 丹桂青松:丹桂和青松,象征高洁和长寿。
  • 醮坛:道教仪式的坛场,象征着宗教仪式的开始。
  • 金磬:金属制成的打击乐器,象征着清脆而神秘的声音。
  • 珠幢:装饰有珠子的幢幡,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氛围。
  • 步虚声:虚空中传来的歌声,象征着神秘和超凡。
  • 想像思徘徊:思绪在想象中徘徊,象征着思索和不确定。
  • 晓天归去路:黎明时分,归去的路上,象征着仪式的结束和归途的开始。
  • 指蓬莱:指向仙境蓬莱,象征着理想中美好之地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星高月午”形容的是什么场景? A. 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 B. 白天中的星星和月亮 C. 夜晚中的星星和太阳 D. 白天中的星星和太阳

  2. 诗中“丹桂青松”象征着什么? A. 高洁和长寿 B. 富贵和权势 C. 贫穷和卑微 D. 平凡和普通

  3. 诗中“醮坛开”指的是什么? A. 道教仪式的开始 B. 佛教仪式的开始 C. 基督教仪式的开始 D. 伊斯兰教仪式的开始

  4. 诗中“金磬敲清露”中的“金磬”是什么? A. 金属制成的打击乐器 B. 木头制成的打击乐器 C. 石头制成的打击乐器 D. 塑料制成的打击乐器

  5. 诗中“指蓬莱”中的“蓬莱”象征着什么? A. 理想中美好之地 B. 现实中的丑陋之地 C. 理想中的丑陋之地 D. 现实中的美好之地

答案:

  1. A
  2. A
  3. A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词对比:

  • 李珣《女冠子 其一》与李白《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珣的诗更注重宗教元素的融入,而李白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 李珣《女冠子 其一》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但李珣的诗更注重宗教仪式的描绘,而王维的诗更注重隐居生活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李珣的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中国道教文化》:介绍了道教文化的历史和发展,是研究道教文化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初春晚晴 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 龟堂杂兴 寓规 病思 小雨 醉歌 兀坐久散步野舍 野兴 饱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超然 虚谤 齿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子衣 龝字旁的字 名开头的成语 清本 包含齐的词语有哪些 进退存亡 飞字旁的字 纵虎出柙 四点底的字 木牛流马 转转相因 邪说异端 空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