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21:2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1:26:15
披云亭
作者: 陈尧叟 〔宋代〕
秦关百二山河固,
陕服城闉控此中。
别构栋梁成爽垲,
俯观竹树立青葱。
虚簷豁敞迎朝日,
曲槛萦回带晚风。
登眺自欣襟带地,
万方辙迹坦然同。
在秦关的重重山河中,固若金汤,
陕地的城墙把这里统领。
我特意建造了这栋亭子,来享受清爽的高处,
俯视着竹林和树木,青翠欲滴。
宽敞的屋檐迎接着晨光,
弯曲的栏杆随风飘扬,带来傍晚的轻柔。
登高远眺,我心中自得其乐,
四方的车辙在这宁静的地方交汇、平坦如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秦关和陕地具有重要的历史背景,秦关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象征着防御与守护,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珍视与眷恋。
作者介绍: 陈尧叟,字仲明,号尧叟,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山水的热爱而著称。
创作背景: 《披云亭》写于作者在陕地的某个亭子,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政治局势的思考,反映了宋代的山水文化。
《披云亭》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结合的诗。诗人置身于秦关的山河之中,遥望陕地的城墙,既有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诗中“别构栋梁成爽垲”一句,展现了诗人自我建构空间的能力,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宽敞的屋檐、曲槛的设计,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腻观察与艺术审美。
诗的最后两句“登眺自欣襟带地,万方辙迹坦然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俯视万物,心中无惧,体现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国山河的热爱、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亭子和周围景色的描写,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披云亭》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陈尧叟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秦关”主要指什么?
A. 一座城市
B. 一处山河
C. 一条河流
D. 一座亭子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恐惧
B. 对生活的淡然
C. 对历史的沉重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陈尧叟的《披云亭》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披云亭》更侧重于人文环境的融合,而《鹿柴》则强调山水的孤寂与自足。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