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2:52
尘情多累尘身,斯心欲坠轻轻捧。
守更烛剪,挼搓襟皱,总归无用。
奁镜眉尖,荻花枕上,愈添沉重。
赖谁人婉约,堪怜憔悴,织今夜巫山梦。
怎也不消总总。著青罗空阶磨踵。
清风幸惜,并邀明月,者般相宠。
替绾青丝,清澄眸水,分愁与共。
念萦肠况味,若非风月,竟无人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感情的困扰与无奈。心中情感如同沉重的负担,让人难以承受。尽管努力修剪烛光、平整衣襟,这些都显得无济于事。镜子里的自己,眉尖上细微的忧愁和萧条的荻花似乎更添一层沉重。可怜的自己,谁能理解这份忧伤,只有在梦中与巫山的美景相会。时光流逝,青丝轻柔,清风和明月相伴,彼此珍惜。静静地编织着这些情愫,分享彼此的愁苦。若不是这清风明月,真不知道还有谁能够理解我的心情。
作者介绍:崔荣江,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情感真挚而深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面对清风明月,感受到深刻的孤独与思索,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这首《水龙吟四首 其三 清风明月之二》展现了作者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剖析。开篇便以“尘情多累尘身”引出主题,直接表达了世俗情感带来的疲惫与压迫感。诗中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意象,如“烛剪”、“奁镜”、“荻花”等,展示出细腻的情感波动与内心的挣扎。尤其是“清风幸惜,并邀明月,者般相宠”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渴望,仿佛在寻求一份能够理解自己、共鸣的陪伴。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内心情感的反思,也有对自然美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通过清风与明月的意象,诗人将自己的愁苦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旨在表达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理解的渴望,借助自然的意象来抒发内心的愁苦与无奈,展现现代人对于情感关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尘情多累尘身”意指什么?
“奁镜眉尖”中“奁镜”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了对谁的渴望?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崔荣江的《水龙吟四首 其三 清风明月之二》均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但李白的诗歌更显豪放与洒脱,而崔荣江则更多展现了细腻与沉重的情感。两者在意象运用上都体现了对自然的依赖,但情感的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