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2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24:08
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
岂惟丘中赏,兼得清烦襟。
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
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
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
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
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簪。
你远去的地方,芳草如茵,西峰上有人弹着玉琴。
这不止是在山丘中欣赏风景,还是要有清静的心境。
早晨从山口回来,走出山岭就听见清脆的琴音。
云霞的气息清晰可见,映照出天地的心灵。
玄鹤在澄澈的天空中飞翔,轻盈地在松林间舞动。
我调整琴弦,弹出商音,又听见飞龙的吟唱。
渐渐意识到这身体的虚妄,慢慢理解到仙境的深邃。
我将要炼制金鼎,永远抛弃我的簪子。
常建,唐代诗人,字景仁,号张山人,曾任官职。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景交融著称,多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达隐逸情怀。
《张山人弹琴》创作于常建隐居时,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追求清静生活的愿望。诗中融合了音乐与自然,体现了道教的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峰的美景和弹琴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描绘了芳草与山峰,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接着引入弹琴的意象,形成一种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鸣。诗中“岂惟丘中赏,兼得清烦襟”一句,强调了欣赏自然之美不仅在于视觉,更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声音与气息,形成了一种“了然”的状态,仿佛看到了天地的心灵。在“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中,诗人用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的灵动与和谐,展现了道教思想中的自然哲学。
最后两句,诗人感悟到身体的虚妄,并对炼金术的追求产生了向往,表达了对长生与超脱的渴望。整首诗意境幽远,情感深邃,展现出诗人在喧嚣之外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诗人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教哲学中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的理解。
诗中提到的“西峰”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改弦扣商声”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