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5:17
原文展示:
睢阳送韦参军还汾上
李昂 〔唐代〕
世业重籯金,青春映士林。文华两孙楚,兄弟二曾参。竹抱卢门暗,山衔晋国深。预知汾水上,一雁有遗音。
白话文翻译:
家族的功业如同珍贵的金子,青春的光辉照耀着士人的林园。文采华美如同孙楚,兄弟情深如同曾参。竹林环绕使得卢门显得幽暗,山峦环抱使得晋国显得深远。预感到汾水之上,一只孤雁留下了遗音。
注释:
- 世业:家族的功业。
- 籯金:珍贵的金子,比喻家族的功业。
- 士林:士人聚集的地方。
- 孙楚:东晋文学家,以文采著称。
- 曾参:春秋时期的孝子,以兄弟情深著称。
- 卢门:地名,此处指韦参军所在的地方。
- 晋国:古代国名,此处指韦参军的故乡。
- 汾水:河流名,流经山西。
- 遗音:留下的声音,比喻留下的影响或信息。
诗词背景:
李昂是唐代诗人,其生平不详。这首诗是他在睢阳(今河南商丘)送别韦参军返回汾上(今山西汾阳)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韦参军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韦参军的赞美,展现了其家族的荣耀和个人的才华。诗中“世业重籯金”一句,既表达了韦参军家族的显赫,也暗示了其个人的责任和使命。“青春映士林”则进一步以青春的光辉来比喻韦参军的才华和影响力。后文通过孙楚和曾参的典故,分别赞美了韦参军的文采和兄弟情深。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预感到韦参军在汾水之上留下的影响,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 首句“世业重籯金”,通过比喻手法,将家族的功业比作珍贵的金子,强调了其重要性和价值。
- “青春映士林”,以青春的光辉来比喻韦参军的才华,形象生动。
- “文华两孙楚,兄弟二曾参”,通过典故,分别赞美了韦参军的文采和兄弟情深。
- “竹抱卢门暗,山衔晋国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幽深、遥远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预知汾水上,一雁有遗音”,通过寓言手法,预感到韦参军在汾水之上留下的影响,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籯金:象征家族的荣耀和责任。
- 青春:象征才华和活力。
- 孙楚:象征文采和才华。
- 曾参:象征兄弟情深和孝道。
- 竹抱卢门:象征幽暗和隐秘。
- 山衔晋国:象征深远和辽阔。
- 一雁有遗音:象征离别和留下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世业重籯金”中的“籯金”比喻什么?
A. 家族的功业
B. 珍贵的金子
C. 个人的才华
- 诗中“文华两孙楚”中的“孙楚”是谁?
A. 东晋文学家
B. 春秋时期的孝子
C. 唐代诗人
- 诗中“预知汾水上,一雁有遗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离别的感慨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家族荣耀的自豪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祝福。
- 杜甫《春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是送别诗,李白通过豪放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由的向往。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昂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文学史》: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有助于理解李昂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