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7:16
原文展示
黎女豪家笄有岁,如期置酒属亲至。自持针笔向肌理,刺涅分明极微细。点侧虫蛾摺花卉,淡粟青纹绕余地。便坐纺织黎锦单,拆杂吴人彩丝致。珠崖嫁娶须八月,黎人春作踏歌戏。女儿竞戴小花笠,簪两银篦加雉翠。半锦短衫花襈裙,白足女奴绛包髻。少年男子竹弓弦,花幔缠头束腰际。藤帽斜珠双耳环,缬锦垂裙赤文臂。文臂郎君绣面女,并上秋千两摇曳。分头携手簇遨游,殷山沓地蛮声气。歌中答意自心知,但许昏家箭为誓。椎牛击鼓会金钗,为欢那复知年岁。
白话文翻译
黎族的女子到了成年,按照习俗设宴邀请亲友。她们手持针笔在肌肤上刺绣,图案细致入微。刺绣中有虫蛾、花卉等图案,线条淡雅,青色纹路环绕。她们坐在那里纺织黎锦,拆解并混合吴地的彩色丝线。珠崖地区的婚嫁通常在八月,而黎族人在春天会举行踏歌游戏。女孩们争相戴上小花帽,插上两根银簪和雉鸡羽毛。她们穿着半锦短衫和花边裙,白皙的脚丫,女仆们则戴着红色的头巾。年轻的男子们背着竹弓,头上缠着花布,腰间束着带子。他们戴着藤帽,耳朵上挂着斜珠耳环,身上披着彩色织锦,手臂上绘有红色纹身。纹身的男子和刺绣的女子一起荡秋千,摇曳生姿。他们手牵手一起游玩,山谷中回荡着他们的歌声。歌声中传达着彼此的心意,只需在黄昏时用箭矢作为誓言。他们宰牛击鼓,聚集在一起庆祝,欢乐无边,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注释
- 黎女豪家笄有岁:黎族的女子到了成年。
- 如期置酒属亲至:按照习俗设宴邀请亲友。
- 自持针笔向肌理:手持针笔在肌肤上刺绣。
- 刺涅分明极微细:刺绣图案细致入微。
- 点侧虫蛾摺花卉:刺绣中有虫蛾、花卉等图案。
- 淡粟青纹绕余地:线条淡雅,青色纹路环绕。
- 便坐纺织黎锦单:坐在那里纺织黎锦。
- 拆杂吴人彩丝致:拆解并混合吴地的彩色丝线。
- 珠崖嫁娶须八月:珠崖地区的婚嫁通常在八月。
- 黎人春作踏歌戏:黎族人在春天会举行踏歌游戏。
- 女儿竞戴小花笠:女孩们争相戴上小花帽。
- 簪两银篦加雉翠:插上两根银簪和雉鸡羽毛。
- 半锦短衫花襈裙:穿着半锦短衫和花边裙。
- 白足女奴绛包髻:白皙的脚丫,女仆们则戴着红色的头巾。
- 少年男子竹弓弦:年轻的男子们背着竹弓。
- 花幔缠头束腰际:头上缠着花布,腰间束着带子。
- 藤帽斜珠双耳环:戴着藤帽,耳朵上挂着斜珠耳环。
- 缬锦垂裙赤文臂:身上披着彩色织锦,手臂上绘有红色纹身。
- 文臂郎君绣面女:纹身的男子和刺绣的女子。
- 并上秋千两摇曳:一起荡秋千,摇曳生姿。
- 分头携手簇遨游:手牵手一起游玩。
- 殷山沓地蛮声气:山谷中回荡着他们的歌声。
- 歌中答意自心知:歌声中传达着彼此的心意。
- 但许昏家箭为誓:只需在黄昏时用箭矢作为誓言。
- 椎牛击鼓会金钗:宰牛击鼓,聚集在一起庆祝。
- 为欢那复知年岁:欢乐无边,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晚号海若居士,江西临川人。他的作品以戏曲最为著名,代表作有《牡丹亭》等。汤显祖的诗歌也颇具特色,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民间风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黎族女子的成年仪式和婚嫁习俗,以及黎族人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黎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民族风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黎族女子成年仪式和婚嫁习俗的描绘,展现了黎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诗中,“自持针笔向肌理,刺涅分明极微细”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黎族女子在肌肤上刺绣的细致工艺,体现了她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女儿竞戴小花笠,簪两银篦加雉翠”则描绘了黎族女子的服饰和装饰,展现了她们的风采和民族特色。
诗中还描绘了黎族人的生活场景,如“便坐纺织黎锦单,拆杂吴人彩丝致”和“少年男子竹弓弦,花幔缠头束腰际”,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黎族人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风情。最后,“椎牛击鼓会金钗,为欢那复知年岁”一句,表达了黎族人庆祝节日的热烈气氛和欢乐无边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黎族文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黎族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民族精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黎女豪家笄有岁:黎族的女子到了成年。
- 如期置酒属亲至:按照习俗设宴邀请亲友。
- 自持针笔向肌理:手持针笔在肌肤上刺绣。
- 刺涅分明极微细:刺绣图案细致入微。
- 点侧虫蛾摺花卉:刺绣中有虫蛾、花卉等图案。
- 淡粟青纹绕余地:线条淡雅,青色纹路环绕。
- 便坐纺织黎锦单:坐在那里纺织黎锦。
- 拆杂吴人彩丝致:拆解并混合吴地的彩色丝线。
- 珠崖嫁娶须八月:珠崖地区的婚嫁通常在八月。
- 黎人春作踏歌戏:黎族人在春天会举行踏歌游戏。
- 女儿竞戴小花笠:女孩们争相戴上小花帽。
- 簪两银篦加雉翠:插上两根银簪和雉鸡羽毛。
- 半锦短衫花襈裙:穿着半锦短衫和花边裙。
- 白足女奴绛包髻:白皙的脚丫,女仆们则戴着红色的头巾。
- 少年男子竹弓弦:年轻的男子们背着竹弓。
- 花幔缠头束腰际:头上缠着花布,腰间束着带子。
- 藤帽斜珠双耳环:戴着藤帽,耳朵上挂着斜珠耳环。
- 缬锦垂裙赤文臂:身上披着彩色织锦,手臂上绘有红色纹身。
- 文臂郎君绣面女:纹身的男子和刺绣的女子。
- 并上秋千两摇曳:一起荡秋千,摇曳生姿。
- 分头携手簇遨游:手牵手一起游玩。
- 殷山沓地蛮声气:山谷中回荡着他们的歌声。
- 歌中答意自心知:歌声中传达着彼此的心意。
- 但许昏家箭为誓:只需在黄昏时用箭矢作为誓言。
- 椎牛击鼓会金钗:宰牛击鼓,聚集在一起庆祝。
- 为欢那复知年岁:欢乐无边,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点侧虫蛾摺花卉”中的“虫蛾摺花卉”,通过比喻描绘了刺绣的图案。
- 拟人:如“文臂郎君绣面女”中的“文臂郎君”和“绣面女”,通过拟人手法赋予了纹身和刺绣以人的特征。
- 对仗:如“淡粟青纹绕余地”中的“淡粟”和“青纹”,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黎族女子成年仪式和婚嫁习俗的描绘,展现了黎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民族风情。诗中通过对黎族女子刺绣、服饰、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黎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节日的庆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刺涅:黎族女子在肌肤上刺绣的图案。
- 虫蛾摺花卉:刺绣中的图案,通过比喻描绘了刺绣的细致和美丽。
- 黎锦:黎族的传统织物,通过描绘黎锦的制作过程,展现了黎族女子的工艺和民族特色。
- 小花笠:黎族女子的头饰,通过描绘小花笠,展现了黎族女子的服饰和装饰。
- 竹弓弦:黎族男子的武器,通过描绘竹弓弦,展现了黎族男子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特色。
- 秋千:黎族人庆祝节日的游戏,通过描绘秋千,展现了黎族人的欢乐和节日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了黎族女子的哪种传统工艺?
A. 刺绣
B. 纺织
C. 编织
D. 雕刻
-
诗中提到的“珠崖嫁娶须八月”是指什么?
A. 黎族女子的成年仪式
B. 黎族人的婚嫁习俗
C. 黎族人的节日庆祝
D. 黎族人的踏歌游戏
-
诗中提到的“文臂郎君绣面女”是指什么?
A. 纹身的男子和刺绣的女子
B. 文雅的男子和美丽的女子
C. 文身的男子和美丽的女子
D. 文雅的男子和刺绣的女子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牡丹亭》:汤显祖的另一部著名作品,通过描绘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展现了明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 《临川四梦》:汤显祖的另一部戏曲作品,通过四个梦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爱情、理想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黎女歌》与《牡丹亭》:两部作品都展现了汤显祖对民间风情的细腻描绘,但《黎女歌》更侧重于描绘黎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而《牡丹亭》则更侧重于描绘爱情故事和社会风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全集》:收录了汤显祖的全部作品,包括戏曲、诗歌、散文等,是研究汤显祖的重要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作品,是了解明代文学的重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