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9:14
南涧亭诗 张嵲 〔宋代〕
行穿密行尽,胜概集斯亭。 地远岚光重,冬温草木青。 俯鉴含空水,还观山作屏。 岩溜有时歇,松声无暂停。 遐思南涧作,仿佛识仪刑。 世缘因岁阔,静习与心冥。 离人慕肥遯,驻屐恋岩扃。 不似投荒柳,悲吟涕泪零。
穿行于茂密的林间,终于到达了这个风景绝佳的亭子。 这里地势偏远,山岚的光影显得格外厚重,即使在冬天,草木依然青翠。 俯视水面,仿佛含着天空的倒影,环顾四周,山峦如同屏风一般。 岩间的泉水有时会停歇,但松林中的风声却从未间断。 遥想南涧的景色,仿佛能辨识其仪态。 世间的纷扰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远,静心修炼与心灵相通。 离乡背井的人羡慕隐居的生活,停下脚步留恋这山间的幽静。 不像那些流放边疆的柳树,悲吟着泪水涟涟。
作者介绍:张嵲(1096-1148),字巨山,宋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表达隐逸之情。此诗可能作于他隐居或游历山水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宋代文人多有隐逸山林的倾向,张嵲的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南涧亭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这首诗以南涧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地远岚光重”、“冬温草木青”,传达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诗中的“俯鉴含空水,还观山作屏”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的最后两句“不似投荒柳,悲吟涕泪零”,通过对流放边疆的柳树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南涧亭周围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俯鉴含空水”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离人慕肥遯”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B. 对流放生活的同情 C. 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D. 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诗中“不似投荒柳,悲吟涕泪零”一句与什么形成对比? A. 隐逸生活 B. 自然山水 C. 世俗纷扰 D. 流放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全面了解张嵲的《南涧亭诗》,包括原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比较与延伸以及参考资料,从而深入理解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