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3:5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3:50:24
原文展示:
乘舟阻风 张嵲 〔宋代〕
泽国天低星斗湿,疾风吹波作山立。 岸头草木皆震动,鸡犬鸣吠纷相及。 通宵万窍无停声,平明更作春涛惊。 青天东下日杲杲,风伯盛怒何当平。 人言航河只一苇,咫尺犹须论万里。 乃知世事不可期,指点舟人转船尾。 常悲无梁越长川,我今操舟翻百难。 平生所遇半如许,岂独此事堪长叹。 吁嗟屏翳真可鄙,岁岁祠官费秩礼。 我闻敌骑南渡年,万里长江波不起。
白话文翻译:
在泽国之地,天空低垂,星斗似乎被湿气浸湿,狂风急速吹动波浪,仿佛山峰矗立。 岸边的草木都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鸡犬的鸣叫声此起彼伏。 整夜风声不停,到了清晨,春涛更加惊人。 青天之下,太阳从东方升起,光芒四射,风神似乎仍在发怒,何时才能平息? 人们说航行河流只需一叶小舟,但即便咫尺之距,也需谨慎对待,如同万里之遥。 由此可知,世事难以预料,只能指示船夫调整船尾方向。 我常悲叹没有桥梁跨越长河,如今亲自操舟,更是遭遇百般困难。 我一生中遇到的困境多半如此,岂止这一件事值得长叹。 唉,屏翳(风神)真是可鄙,每年祠官都要花费不少礼仪。 我听说敌军南渡的那一年,万里长江波澜不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乘舟遭遇强风的情景,反映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乘船旅行时,遭遇强风阻挠,感到世事难料,因而有感而发。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和对风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乘舟遭遇强风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疾风吹波作山立”等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风浪的猛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诗中的“乃知世事不可期”等句,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乘舟遭遇强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困境的无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风神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疾风吹波作山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对比 答案:C
诗中“乃知世事不可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乐观 B. 无奈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B
诗中“吁嗟屏翳真可鄙”中的“屏翳”指的是什么? A. 风神 B. 水神 C. 雷神 D. 火神 答案:A
诗中“万里长江波不起”与当前的风浪形成什么关系? A. 并列 B. 对比 C. 递进 D. 转折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