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5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0:53
胥君颀然来,锦囊背奚奴。
探囊发诗卷,一一卿大夫。
示识胥园面,诗卷自画图。
扫石卧竹影,长锸斸芋区。
胥君於此时,林泉傲金朱。
懒余本丘壑,误被尘缨缚。
每逢漫浪友,惭愧红尘脚。
会当寻兹盟,酬此一大错。
胥君身姿修长地走来了,背上背着一个锦囊。
他从囊中取出诗卷,每一幅都显示出青年的风采。
他向我展示胥园的景象,诗卷上自然描绘出图画。
我在石头上扫去杂草,懒洋洋地卧在竹影下,
长锹在芋田中耕作。
此时此刻,胥君在树林和泉水之间显得无比自信。
我懒得再理会家乡的山水,却误被世俗的缠累。
每当与漫游的友人相聚时,我对于尘世的羁绊感到羞愧。
我希望能在这里寻到我们的承诺,以弥补一切的错误。
魏了翁,字彦升,号玩月,南宋诗人,以咏怀诗和山水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魏了翁游历雅州胥园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以“胥君”的出现为引子,展开了一幅自然与情感交织的画卷。诗中“锦囊”象征着文化和知识的积累,而“卿大夫”则体现了对士人风采的赞美。诗人在胥园中,既沉浸于自然之美,也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展现了他对自我价值与社会角色的深刻思考。
诗中“林泉傲金朱”一语,表现出在自然环境中,诗人感到的自信与骄傲,反映了山水间的恬淡与自我超越的理想。然而,随着“懒余本丘壑,误被尘缨缚”的出现,诗人又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惋惜。这种内心的矛盾,正是许多文人所共同面临的困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构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思与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困扰的无奈。
诗中“胥君”指的是谁?
“懒余本丘壑”的意思是?
诗中的“锦囊”象征着什么?
答案:1.C,2.B,3.B
魏了翁的《寄题雅州胥园》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但魏的诗更显得复杂,既有自信的表达,也有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