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5:1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5:16:50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江边的景象:江上的月亮离人只有几尺远,微风吹动着灯光,夜已接近三更。沙滩上栖息的白鹭静静地栖息,船尾跳跃的小鱼发出细微的声响。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感受,体现了唐代诗人常用的自然主义风格。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悲凉,常常关注社会民生,表达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
《漫成一绝》创作于杜甫居住于成都时期,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诗人借助夜晚江边的宁静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漫成一绝》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诗的前两句通过“江月”和“风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月光与灯光交相辉映,令人感受到夜的深邃与温柔。尤其是“只数尺”这一句,既展现了月亮的清晰,又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反思。
后两句则转向自然生灵的描写,白鹭和跳鱼的出现,赋予夜晚更多的生机。白鹭的安静与跳跃的小鱼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既有静谧的美感,又不失活力。诗人在宁静中感受到生活的细微变化,仿佛在提醒读者,尽管生活困顿,但自然之美依旧存在。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美丽的夜景,也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沙头宿鹭”指的是什么?
A. 鱼
B. 白鹭
C. 月亮
答案:B
诗的意境主要是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思索
C. 愤怒
答案:B
“风灯照夜欲三更”中的“三更”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晚上九点
B. 晚上十二点
C. 晚上三点
答案:B
杜甫与王维的自然诗歌都有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情感,杜甫的作品常带有社会关怀,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