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吴农谣》

时间: 2025-04-26 04:36:32

诗句

吴农竭力耕王田,王赋已供常饿眠。

邓通董贤何为者,一生长用水衡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6:32

原文展示:

吴农竭力耕王田,
王赋已供常饿眠。
邓通董贤何为者,
一生长用水衡钱。

白话文翻译:

吴地的农民拼命耕作王家的田地,
可王家的赋税已经让他们常常饥饿而眠。
邓通和董贤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一辈子都在用水来衡量财富与金钱。

注释:

  • 吴农:指的是吴地的农民,代表辛勤耕作的人。
  • 竭力:尽全力,拼命。
  • 耕王田:耕作王家的田地,暗示为他人劳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 王赋:是指王家所征收的赋税。
  • 邓通:东汉时期的富豪,因贿赂而得权。
  • 董贤:东汉时期的权臣,常以财权获取地位。
  • 水衡钱:意指用水来衡量财富(比喻贫乏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而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该诗写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农民生活困苦。诗人通过对农民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诗歌鉴赏:

《吴农谣》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吴地农民的辛苦与无奈。诗中以“吴农竭力耕王田”开篇,直接引入主题,突出了农民的辛苦劳作。然而,紧接着的“王赋已供常饿眠”则揭示了农民辛勤耕作所换来的却是沉重的赋税和饥饿的生活,表现出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

接下来的“邓通董贤何为者”,诗人借用历史人物邓通和董贤,引发对社会上层的质疑,暗示在权力与金钱的游戏中,普通百姓的命运常常被忽视。最后一句“一生长用水衡钱”,则是以水来比喻贫困的生活状态,表现出诗人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讽,传达了深刻的社会意义,令人思考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及其对人的影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吴农辛勤耕作,表现出农民的劳作与奉献。
    • 第二句:指出农民的成果被剥削,生活困顿。
    • 第三句:提及历史人物,质疑其背后真正的动机。
    • 第四句:以生动的比喻表达农民在经济压迫下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水衡钱”形象地表现了农民的贫困和生活的艰辛。
  • 主题思想:

    • 该诗揭示了农民在压迫下的辛酸与不满,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反映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关怀。

意象分析:

  • 农民:象征辛勤与无奈。
  • 王田:象征权贵对普通人劳动成果的掠夺。
  • 赋税:代表社会对底层的压榨。
  • :象征贫困与无奈的生活状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农谣》是在哪个朝代创作的?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邓通、董贤是指:
    A. 农民
    B. 富豪与权臣
    C. 士人
    D. 商人

  3. 诗中“水衡钱”比喻的是:
    A. 财富的增减
    B. 农民的贫困
    C. 生活的富裕
    D. 自然资源的丰富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歌子》——张志和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可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均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民生困苦,但《春望》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吴农谣》则聚焦于普通农民的生活困境。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
  3. 《杨维桢生平与作品分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 赠薛秀才 九江逢卢员外 寓言 江上逢故人 赠野童 捣练篇 清平乐·绿杨春雨 平陵老将 河内别村业闲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困而学之 市门 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以私废公 黍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包含拒的词语有哪些 千里驹 捉刀代笔 乙字旁的字 雁过拔毛 力字旁的字 砌词捏控 草字头的字 鼻凹里砂糖 鼓楼 人世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