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51
胭脂井
作者:杨维桢 〔元代〕
井无水,荒龙倚。
不知如,巴马子。
仰天夜见黄姑星,
水底喽喽话红鬼,
长绳卷起天河水。
井中人,不殉死,
宫人斜在雷塘趾。
这首诗描绘了一口没有水的井,荒龙倚靠在井边,不知它在想什么。仰望夜空,我看到黄姑星,水底的喽喽们在谈论红鬼的事情。长长的绳索卷起了天河的水。在井里的人,并没有殉情而死,而是斜倚在雷塘的边缘。
作者介绍:
杨维桢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自己的哲思,关注社会与人性。
创作背景:
《胭脂井》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中所表现的荒凉和孤独,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胭脂井》通过一口干涸的井,展现了深刻的生存哲学与人性思考。从“井无水”开始,诗人就揭示了生命的枯竭与无望。荒龙的倚靠,似乎在传达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接着,仰望夜空中的黄姑星,代表着人们对希望与美好的向往,虽然现实的水底却是“喽喽话红鬼”,暗示着人们在绝望中仍在追寻某种存在的意义。
长绳卷起天河水,象征着一种力量与流动,或许是对生命的反思与探索。而“井中人不殉死”,则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尽管身处绝境,仍然选择生存与坚持。
整首诗充满了象征与隐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它不仅仅是对个体存在的反思,更是对整个社会与人性的深刻剖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困惑,表达了对希望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井无水”象征什么?
“仰天夜见黄姑星”表达了什么情感?
“井中人,不殉死”体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维桢与李白在表达孤独与希望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多地强调个人情感,而杨维桢则更注重对社会与人性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