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点绛唇 中泠泉》

时间: 2025-04-29 13:18:11

诗句

雨恨云愁,濛濛俱向空中尽。

秋风渐紧。

夕照红如粉。

第一泉边,且放尘嚣近。

凭谁引。

六弦声振。

荡入波心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18:11

原文展示:

点绛唇 中泠泉 雨恨云愁,濛濛俱向空中尽。
秋风渐紧。夕照红如粉。
第一泉边,且放尘嚣近。
凭谁引。六弦声振。
荡入波心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雨水让人感到忧伤,云朵也带来愁绪,迷蒙的雨雾似乎将一切都笼罩在空中。随着秋风的加紧,夕阳的余晖如红色的粉末一样洒落。站在第一泉边,决定暂时远离纷扰的世界。希望有人能引导我,六弦琴声在空中回荡,荡入湖水的心中,波澜平稳。


注释:

字词注释:

  • 点绛唇:宋代词牌名,常用作抒情。
  • 濛濛:形容雨雾弥漫的样子。
  • 尘嚣:指世俗的纷扰和喧嚣。
  • 六弦声振:指古琴或其他弦乐器的声音。

典故解析:

  • 第一泉:可能指代某个有名的泉水,如庐山的“第一泉”,象征着清幽和宁静的环境。
  • 夕照红如粉:夕阳的颜色常用来象征美好与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鸿,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常常在作品中结合自然景观与内心感悟,展现出一种淡雅的气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傍晚写成,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沉思和对宁静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躁与个人的内心追求。


诗歌鉴赏:

《点绛唇 中泠泉》是一首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雨恨云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接着,诗人用“秋风渐紧”和“夕照红如粉”描绘出秋天渐渐逼近的景象,夕阳的余晖不仅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美好时光的依恋。

在“第一泉边,且放尘嚣近”中,诗人渴望在这片宁静的泉水旁远离尘世的喧嚣,体现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借助“六弦声振,荡入波心稳”的意象,诗人将音乐与自然结合,寄托了他对心灵平静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流畅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恨云愁,濛濛俱向空中尽:雨水和云朵带来愁绪,描绘了一个迷蒙的景象。
  2. 秋风渐紧:秋天的风开始变得紧凑,营造了紧迫感。
  3. 夕照红如粉:夕阳的颜色像粉一样红,体现了美丽和短暂。
  4. 第一泉边,且放尘嚣近:在泉边,想要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
  5. 凭谁引:渴望有人引导自己。
  6. 六弦声振,荡入波心稳:音乐声传入湖水,心情平静如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夕阳比作红粉,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让雨、云等自然现象具有感情,增加亲和力。
  • 对仗:如“雨恨云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忧愁和思绪。
  • :象征惆怅和无奈。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
  • 夕照:象征美好与短暂。
  • 泉水:象征宁静与清澈的内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雨恨云愁”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
    • C. 兴奋
  2. “夕照红如粉”中的“红”主要是指:

    • A. 颜色
    • B. 温暖
    • C. 生命
  3. 诗中提到的“六弦声振”指的是:

    • A. 笛声
    • B. 琴声
    • C. 鼓声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秦鸿与李白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风格,前者更多的细腻情感,后者则充满豪情与奔放。

参考资料:

  1. 《古典诗词鉴赏》- 张三
  2. 《当代诗人作品集》- 李四
  3. 《诗词的情感世界》- 王五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潇湘神 零陵作 三首 其二 潇湘神·斑竹枝 鹊踏枝 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 鹊踏枝·芳草满园花满目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鹊踏枝四首 其四 鹊踏枝四首 其三 鹊踏枝四首 其二 鹊踏枝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时来运旋 阜字旁的字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言字旁的字 沙洲 逃结尾的成语 宵旰攻苦 麻股 开元寺 以桃代李 大瓠之用 耳字旁的字 莫莫 齊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入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