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点绛唇 其二》

时间: 2025-04-27 23:51:45

诗句

兰夜华灯,麝薰一缕肠千折。

自从离别。

此际真愁绝。

花近窗前,云掩窗前月。

圆还缺。

落花时节。

旧恨凭谁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1:45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其二
作者: 赵尊岳 〔近代〕

兰夜华灯,麝薰一缕肠千折。
自从离别,此际真愁绝。
花近窗前,云掩窗前月。
圆还缺,落花时节,旧恨凭谁说。

白话文翻译:

在兰香的夜晚,华丽的灯光映照着,麝香的气味缭绕,令人心肠千般折磨。自从离别以来,此刻的愁绪真是无尽。窗前近花,窗前的月亮被云遮掩。月亮圆缺难定,正值落花的时节,旧日的怨恨又该向谁诉说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兰夜: 兰花的香气在夜晚弥漫,传达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华灯: 华丽的灯光,寓意着繁华与喧嚣。
  • 麝薰: 指麝香的香气,形容气味悠远。
  • 肠千折: 形容心中愁苦,情感绵绵无尽。
  • 旧恨: 过去的怨恨或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词没有直接引用显著的历史典故,但“落花时节”可以联想到许多古诗中对花落意象的描绘,象征着离别和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字云甫,号冷梅,近代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和风景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赵尊岳的个人经历中,或许是在经历离别后的一种情感宣泄。此时的社会环境多有动荡,个人情感在诗中得以深刻表达。

诗歌鉴赏:

《点绛唇 其二》展现了诗人在离别后的深切思念与无尽愁苦。开头用“兰夜华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华丽的夜晚,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麝香的香气更是加重了内心的折磨感,显示出情感的细腻和深邃。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离别以来,心中的愁苦愈发加重,形成了一种“真愁绝”的境地。窗前的花和月,分别用“云掩”与“圆还缺”来表述,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缺失与遮蔽,渗透出一种无奈。
最后一句“旧恨凭谁说”,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旧时的怨恨与思念无法倾诉,留下无尽的遗憾。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精致的意象,展现了离愁别绪的全貌,令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兰夜华灯,麝薰一缕肠千折。”: 描绘夜晚的美丽与香气,表现内心的愁苦。
  2. “自从离别,此际真愁绝。”: 自离别后,愁苦达到顶点。
  3. “花近窗前,云掩窗前月。”: 花在窗前,月被云遮挡,暗示美好的事物被遮蔽。
  4. “圆还缺,落花时节,旧恨凭谁说。”: 月亮的圆缺象征着情感的变迁,旧恨无人倾诉,突显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 “云掩窗前月”暗指情感的遮掩与模糊。
  • 对仗: “圆还缺”与“落花时节”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抒发了对旧情的追忆和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兰夜: 代表幽静与美好,反衬内心的愁苦。
  2. 华灯: 象征繁华的生活,暗含着内心的孤独。
  3. 麝薰: 香气的缭绕象征情感的缠绵与执着。
  4. 落花: 代表美好事物的凋零,象征离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兰夜华灯”主要表达了什么情境?
    A. 寂静的夜晚
    B. 繁华的生活
    C. 伤感的离别
    D. 以上皆是

  2. “旧恨凭谁说”的含义是什么?
    A. 旧情难续
    B. 无人倾诉的遗憾
    C. 过去的怨恨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D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秦观的《鹊桥仙》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和离别的思考,但赵尊岳更加细腻,情感更为内敛,苏轼则显得豪放与旷达。两首诗在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赵尊岳相关传记
  • 近代词人研究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哭王处士翃 其二 哭王处士翃 其一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大孤册神祠(集唐) 忆少年·一钩斜月 洞仙歌·行舟已发 洞仙歌·明湖碧浪 洞仙歌·萧郎归也 洞仙歌·苹洲小棹 洞仙歌·隔年芳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吊的词语有哪些 领系 亅字旁的字 藩蔽 包含掺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折简相召 胆惊心颤 宝盖头的字 得胜葫芦 丞辅 痛定思痛 好音 沙棠舟 衣冠土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