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1:0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1:06:35
咏贵游
作者: 姚合 〔唐代〕
贵游多爱向深春,到处香凝数里尘。
红杏花开连锦障,绿杨阴合拂朱轮。
凤凰尊畔飞金盏,丝竹声中醉玉人。
日暮垂鞭共归去,西园宾客附龙鳞。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游玩场景,贵族们在春天的游玩中情意盎然,四周弥漫着花香。红杏花盛开,遮蔽了锦绣的屏风,绿杨的枝叶摇曳在朱色的车轮旁。凤凰台边,金杯在飞舞,丝竹乐声中,佳人们都沉醉其中。日暮时分,大家一同策马归去,西园的宾客如龙鳞般相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姚合(约公元780年-约850年),字子静,号乐天,唐代诗人,世称“姚诗”。他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及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
《咏贵游》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繁荣,贵族游玩成为一种时尚,诗人通过描绘春游的场景,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咏贵游》是一首描绘春天游玩场景的诗作,展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华和优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让人仿佛置身于繁花似锦的春日游园之中。诗的开头“贵游多爱向深春”,直接点明了主题,贵族对于春天的热爱,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接着,诗人描绘了四周的环境:香气四溢、红杏花开,给人一种生动而又和谐的景象。尤其是“绿杨阴合拂朱轮”,绿杨的阴影轻拂着朱色的车轮,展现了春日游玩的悠然自得。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凤凰尊畔飞金盏”,描绘了欢快的饮酒场景,丝竹的乐声与醉人的美人相映成趣,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最后一句“日暮垂鞭共归去”,既有归去的惆怅,又有与友人共度良辰的温馨,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游的美好场景,展现了唐代贵族的生活情趣和对春天的热爱,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感悟与享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杏花”象征什么?
下列哪一句描述了贵族们的饮酒场景?
“西园宾客附龙鳞”中的“龙鳞”比喻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