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04
苏武节旌尽,李陵音信稀。花当陇上发,人向陇头归。
苏武的节旌已经消失,李陵的音信也变得稀少。花儿在山坡上开放,归人却在山头徘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祜(约759年-814年),唐代诗人,字子容,广陵人,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士人情怀,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力强盛,但边疆战事不断,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述,表达了对忠贞与背叛的思考,反映了士人的忧虑和思乡之情。
《边思》通过对苏武和李陵两位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和背叛的深思与感慨。在开篇提到苏武的“节旌尽”,不仅表现了苏武忠贞的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的渐渐消逝,也暗示了对忠诚之人的怀念。而“李陵音信稀”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失落,李陵的背叛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污点,诗人以此引发对忠诚与背叛的思考。
接下来的“花当陇上发,人向陇头归”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情感层次。花开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人向陇头归”却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似乎在暗示归人的孤独与思念。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刻。
整体而言,诗中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历史人物的故事为背景,探讨了忠诚、背叛与思乡等主题,表达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武的节旌象征着什么?
A. 背叛
B. 忠诚
C. 战争
李陵为何音信稀少?
A. 战死
B. 投降
C. 归乡
诗中“花当陇上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生机与希望
B. 悲伤与孤独
C. 战争的残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