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过无锡见李元德祭酒》

时间: 2025-05-19 03:52:42

诗句

高门扫日鸣珂里,吹竹弹丝暖响中。

寂寞一区如此宅,世间却有两扬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3:52:42

过无锡见李元德祭酒

作者:刘过 〔宋代〕


原文展示:

高门扫日鸣珂里,
吹竹弹丝暖响中。
寂寞一区如此宅,
世间却有两扬雄。


白话文翻译:

在高门大院里,阳光照耀,马鸣声响起,竹子在微风中摇曳,丝弦乐器发出温暖的声音。寂寞的我在这样的地方,然而世间却有两位英雄。


注释:

  1. 高门:指大户人家的门,象征富贵和权势。
  2. 扫日:阳光洒落,形容光辉灿烂。
  3. 鸣珂:珂是一种装饰,鸣珂指马车行驶时发出的声响。
  4. 吹竹弹丝:指乐器的演奏,竹子和丝弦代表不同的乐器。
  5. 寂寞一区:形容周围环境的孤独和冷清。
  6. 扬雄:指有才能和成就的人,暗指世间的英雄。

典故解析:

“扬雄”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中借用其名,意在强调世间虽有英雄,但自己却孤独无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字景升,号石斋,宋朝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山水人情,反映社会现实,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过游历无锡期间,见到李元德祭酒,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孤独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门大院的景象,展现了一个富贵而又温暖的环境。诗人用“高门扫日鸣珂里”来传达一种光辉灿烂的气氛,接着通过“吹竹弹丝暖响中”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音乐的和谐感,似乎在描绘一个盛大的宴会。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转向了内心的孤独感,“寂寞一区如此宅”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比的强烈,尽管身处繁华之地,内心却是孤寂的。最后一句“世间却有两扬雄”则提出了一个哲理: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有英雄辈出,但每个人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感到孤独和被忽视。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门扫日鸣珂里:描绘高门大院在阳光照耀下的景象,表达了富贵和繁华。
  2. 吹竹弹丝暖响中:描绘音乐的悠扬,呈现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3. 寂寞一区如此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
  4. 世间却有两扬雄:总结全诗,强调虽然有英雄,但内心的孤独依然存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用“高门”与“寂寞”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主题。
  • 意象:通过“鸣珂”、“吹竹”、“弹丝”等意象,营造出丰富的感官体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繁华与孤独的对比,探讨了人在人生路途中的孤独感,反映了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对英雄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门:象征权势和地位。
  2. 鸣珂:象征动感和生活的色彩。
  3. 吹竹:象征音乐的优美与和谐。
  4. 寂寞:象征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门”指的是什么?

    • A. 中华文化的象征
    • B. 大户人家的门
    • C. 古代的书院
  2.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欢乐
    • B. 孤独
    • C. 愤怒
  3. “扬雄”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英雄
    • C. 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孤独感,但侧重于思乡情绪。
  • 《登高》:表达了人生的无奈与感慨,情感基调较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风雨 暑中待月小酌 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 宿月岩 过广济圩三首 留题筠庵以茅盖,层出如蘘衣然 和张寺丞功父八绝句 秋雨蚤作有叹 过杨子江二首 其一 东园探桃李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包含谣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胎卵 丕的 包含翕的词语有哪些 水火不相容 冒颜 狗窦大开 乛字旁的字 申咏 兰新铁路 传柄移籍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兔园册 疮疥之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