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1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18:56
过泰和宫
作者: 刘过 〔宋代〕
林塘漠漠乱花飞,
门掩苍苔过客稀。
蝴蝶与身俱是梦,
杜鹃怜我几时归。
徐行便当篮舆称,
清话何妨羽扇挥。
四十九年蘧伯玉,
此生毕竟是邪非。
在朦胧的林塘上,杂乱的花瓣随风飘飞,
门前湿润的青苔覆盖,过客稀少。
蝴蝶和我一起,都是梦中的身影,
杜鹃鸟怜悯我,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慢慢行走,正好与轻便的篮舆相称,
清谈无妨,手中挥舞着羽扇。
四十九年如同蘧伯玉,
这一生终究是非之事。
作者介绍:刘过,字子云,号白沙,南宋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中常蕴含对人生的感慨与哲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诗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归属感的缺失。写作泰和宫,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刘过的《过泰和宫》是一首反映人生哲理与思乡之情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开篇的“林塘漠漠乱花飞”描绘了一个朦胧而美丽的场景,给人一种恍惚的感觉,仿佛诗人置身于梦境之中。接下来通过“门掩苍苔过客稀”,展示了人迹罕至的静谧,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蝴蝶与身俱是梦”这一句更是将梦与现实相交织,蝴蝶象征着自由与无忧,而诗人却在沉重的思考中迷失了自我,显得格外无奈。接着“杜鹃怜我几时归”,杜鹃鸟的啼鸣常常与思乡之情相联系,诗人以此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后半部分的“徐行便当篮舆称,清话何妨羽扇挥”则透出一丝洒脱的态度,似乎在说生活虽苦,也应有闲适的态度去面对。最后以“四十九年蘧伯玉,此生毕竟是邪非”总结,反映出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反思,表示对世事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在美丽的自然中感受到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是?
“四十九年蘧伯玉”中的“蘧伯玉”指的是哪种人?
诗中杜鹃鸟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