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09
方竹杖
作者: 刘过 〔宋代〕
鹤骨风前瘦,龙姿雨后鲜。
锋棱四面峻,节操一生坚。
荷蓧行随适,看山倚最便。
从教方有碍,终不效规圆。
这首诗描绘了一根竹杖的形象。它在风中显得单薄如鹤骨,雨后则显得精神焕发如龙姿。竹杖的棱角四面分明,显得格外峻峭,象征着它的节操在一生中始终坚韧。手持竹杖行走时,随性而为,仿佛倚靠着山体最为舒适。即使在面对困难时,它也绝不会去迎合圆滑的方式。
作者介绍:刘过,字景文,号白云,宋代诗人,仕途平淡,颇有文才,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过游历山水之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坚守自我的情感。
《方竹杖》通过竹杖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坚韧品质的崇尚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鹤骨风前瘦,龙姿雨后鲜”,生动地描绘了竹杖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既有清瘦的孤傲,又有生机勃勃的朝气,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接下来的“锋棱四面峻,节操一生坚”,进一步强调了竹杖的刚毅特性,象征着个人的品德与追求。最后,诗人以“从教方有碍,终不效规圆”作结,表达了即使在世俗的压力下,也要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决心。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深厚的人生哲理,展示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坚定的信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竹杖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由、坚韧以及个性化生活的追求,强调个体在社会中应持有坚定的信念,不应随波逐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方竹杖》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刘过
C. 杜甫
诗中“鹤骨风前瘦”意指什么?
A. 竹杖轻盈
B. 竹杖沉重
C. 竹杖粗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