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4:0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4:02:59
危亭栏槛倚江干,
饭了登临得暂闲。
林木巧随高下路,
山容都在有无间。
在江边的高亭上,我倚靠着栏杆,
吃完饭后登上这里稍作休息。
林木巧妙地随着高低的路延展,
山的形态则在有与无之间交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江边景致和自然环境,反映出一种人们在自然中寻找归属和宁静的情感。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淡淡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闲适的时刻,诗人或是在江边的亭子中,享受着自然的美好,饱览风景,感受生活的宁静与安逸。写作背景反映了诗人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江边的自然美景,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开篇的“危亭栏槛倚江干”,将读者引入一个风景如画的场景,亭子高耸,江水潺潺,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下来的“饭了登临得暂闲”,不仅描绘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也传达了一种生活的满足感。
“林木巧随高下路”,展现了自然的灵动与变化,林木随地势高低而生,似乎在与周围环境相互呼应,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最后一句“山容都在有无间”,则深化了诗的哲理。山的形状在有与无之间,寓意深远,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人生和自然关系的思考,强调了存在与虚无之间的辩证关系。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既有具体的景物描写,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哲理思考,使得整首诗既具视觉美感,又富有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致,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一种和谐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危亭”指什么?
A) 一座高楼
B) 一座高耸的亭子
C) 一座寺庙
D) 一座城墙
诗人吃完饭后做了什么?
A) 睡觉
B) 游泳
C) 登临欣赏风景
D) 聚会
诗中“山容都在有无间”表达了什么样的哲理?
A) 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关系
B) 生活的繁忙与无聊
C) 诗人的个人经历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曹勋的这首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写,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