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4:5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4:59:29
送永寿王赞府径归县(得蝉字)
当官接闲暇,暂得归林泉。
百里路不宿,两乡山复连。
夜深露湿簟,月出风惊蝉。
且尽主人酒,为君从醉眠。
这首诗的意思是:当官的闲暇时光,我暂时得以回到山林之间。虽然路途百里,不打算宿宿,但两地的山脉却重叠在一起。夜深了,露水湿润了席子,月亮升起,微风吹动了知了。趁着这欢乐时光,来尽情饮酒吧,且为你醉卧其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年-77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号山人,晚号阿多,祖籍江宁(今江苏南京)。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尤其以边塞诗而闻名,常抒发对边疆生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岑参担任官职期间,正值他闲暇之际,得以返乡。诗中描绘了他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与朋友聚会时的欢愉心情。
这首诗体现了岑参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通过“当官接闲暇”表现出诗人从忙碌的官场生活中抽身,暂时回归到宁静的自然之中,带有一丝逃避现实的意味。诗中“百里路不宿”,表达了他对归乡的急切与渴望,尽管路途遥远,但心中却充满了归属感。
“夜深露湿簟,月出风惊蝉”,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夜色渐深,露水滋润了席子,月光洒落,微风轻拂,蝉鸣响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这其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蕴含着对友人相聚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悟。
最后两句“且尽主人酒,为君从醉眠”,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热情邀请朋友共饮美酒,醉卧其中,享受这段难得的闲暇时光。在这一刻,所有的烦恼和世俗的压力都被抛诸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朋友的厚情厚谊,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百里路不宿”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诗人不想走
B. 诗人不打算在外住宿
C. 诗人喜欢旅行
D. 诗人已到家
诗中提到的“蝉”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清高与隐逸
C. 劳累
D. 财富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厌倦
B. 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
C. 对官场生活的投降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岑参的《送永寿王赞府径归县》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但岑参的作品更侧重于描绘当下的欢聚时光,而李白则更多地流露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