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1:32
醉桃源 赠赵姑
修行径路坦然平。
直须断爱情。
邪思妄念不相萦。
三尸势自轻。
坐与卧,住兼行。
常休忘静清。
一朝忽尔显灵灵。
辉辉晃晃明。
这条修行的道路是如此的平坦顺畅,
我必须彻底断绝对情爱的执念。
那些邪念妄想不会再缠绕我。
内心的烦恼自然会减轻。
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
无论是居住还是行走,
都应时常忘却喧嚣,保持内心的宁静。
一旦有一天,突然显现出灵光,
那光辉灿烂,明亮照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丹桂,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作品以道教和修行主题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处于动荡与变革之中,人们对人生、爱情、修行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爱情的超脱及对修行的向往。
《醉桃源 赠赵姑》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追求与对爱情执念的放下。诗的开头以“修行径路坦然平”引出,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坚定,修行的道路在他看来是明晰而顺畅的。接着,诗人强调了“断爱情”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超脱,更是一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提到“邪思妄念不相萦”,显示出内心的宁静与清晰,意味着只有放下情感的执念,才能真正达到心灵的解放。诗中“坐与卧,住兼行”体现了修行者应在生活的每一瞬间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明。
最后,诗人描绘了一个突然显现的“灵灵”,象征着修行成功后那种超然的境界和灵光乍现的顿悟。这种辉煌的光明,既是对修行成果的赞美,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来自内心的宁静与安定。
整首诗情感深邃,语言简练,展现了道教文化中对内心修行的重视,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一种探索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情感的超脱,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清明,展现了道教思想中对灵性修行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断爱情”,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A. 追求爱情
B. 超脱情感
C. 迷恋爱情
D. 忽视爱情
“三尸势自轻”中的“三尸”指的是什么?
A. 三种神灵
B. 三种邪气
C. 三种情感
D. 三种修行方式
诗的最后一句“辉辉晃晃明”强调了什么?
A. 生活的喧闹
B. 内心的光明
C. 情感的复杂
D. 修行的艰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