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淡黄柳 次姜白石韵》

时间: 2025-05-04 03:55:37

诗句

缤英满目,飘落城南陌。

卷雾吹寒情恻恻。

记省红桥旧约,飞燕归时似曾识。

又愁寂。

吴参困眠食。

晚烟袅,五侯宅。

映宫纱、烛黯无颜色。

绀霭迷空,暮云凝处,多少楼台浸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5:37

原文展示

淡黄柳
次姜白石韵
作者: 吴湖帆

缤英满目,飘落城南陌。
卷雾吹寒情恻恻。
记省红桥旧约,
飞燕归时似曾识。
又愁寂。
吴参困眠食。
晚烟袅,五侯宅。
映宫纱烛黯无颜色。
绀霭迷空,暮云凝处,
多少楼台浸碧。


白话文翻译

满眼都是纷飞的花瓣,随风飘落在城南的小路上。
薄雾卷起寒意,让人心情沉重。
我记得在红桥的旧约,
燕子归来时的情景似乎让我感到似曾相识。
又是一阵愁苦。
我在吴地的参天大树下困倦地吃饭。
晚霞轻烟袅袅,映照着五侯的宅邸。
宫中烛光映照,黯淡无色。
绀蓝的云霭迷蒙天空,
多少楼台浸泡在碧水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缤英:指纷飞的花瓣,这里形容春天的景象。
  • 卷雾:指薄雾在风中卷起,营造出寒冷的气氛。
  • 红桥: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象征着回忆与约定。
  • 飞燕:燕子,春天归来的象征。
  • 吴参:吴地的参天大树,象征安静与隐逸。
  • 五侯宅:指五位侯爵的住宅,暗示贵族生活。
  • 宫纱:宫殿的纱窗,表示幽静的空间。

典故解析

“飞燕归时似曾识”提到燕子归来的情景,象征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着对往事的怀念。红桥可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标,承载着诗人对往昔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1968),字梦阮,号湖帆,晚号白石,清代著名画家、诗人。他生活在清末民初,受过良好的文人教育,擅长山水画及诗词创作。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淡黄柳》创作于吴湖帆晚年时期,正值社会动荡的动乱年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内心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怀,寄托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


诗歌鉴赏

《淡黄柳》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情感的诗作。诗歌开篇便以“缤英满目”展现了一幅春日的生动画面,花瓣如雨,悄然飘落,带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稍显惆怅的感觉。接着,诗人以“卷雾吹寒情恻恻”将温暖的春天与寒冷的情感对比,反映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

诗中的“记省红桥旧约,飞燕归时似曾识”不仅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的画面,也引发了对往日情感的追忆。燕子被视为春天的使者,其归来象征着希望与重生,但在此处却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转向了隐逸的生活,吴参困眠食,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然而“晚烟袅,五侯宅”又引发一种对繁华生活的思考与对比。诗的最后以“多少楼台浸碧”收尾,意象朦胧,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仿佛在说,无论生活多么繁杂,最终都要归于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安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缤英满目,飘落城南陌:描绘春天花瓣纷飞的景象,展现出春日的生机。
  2. 卷雾吹寒情恻恻:薄雾笼罩,带来寒意,暗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
  3. 记省红桥旧约:回忆过去的约定,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4. 飞燕归时似曾识:燕子的归来让人感到熟悉,象征着旧时光的重现。
  5. 又愁寂: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再度浮现。
  6. 吴参困眠食:在吴地的参天大树下,表现出隐逸的生活状态。
  7. 晚烟袅,五侯宅:描绘夜晚的宁静,反映出生活的安详。
  8. 映宫纱烛黯无颜色:烛光映照下的宫殿显得冷清,暗示失去的繁华。
  9. 绀霭迷空,暮云凝处:描绘晚霞与云层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10. 多少楼台浸碧:最后以意象收尾,留下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燕子比作春天的使者,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卷雾吹寒情恻恻”,增强了音乐感与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得景物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与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往昔的怀念。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人心的变化,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缤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飞燕:象征回忆与过往,传达出对旧时光的追忆。
  • 吴参:象征隐逸与安宁的生活态度。
  • 晚烟:象征生活的宁静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缤英满目”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春天的花瓣
    • B. 秋天的落叶
    • C. 夏天的绿树
  2. “卷雾吹寒情恻恻”中“卷雾”指的是什么?

    • A. 雨水
    • B. 霓虹灯
    • C. 薄雾
  3. 诗人在“吴参困眠食”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忙碌
    • B. 隐逸
    • C. 奢华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两首诗都以自然景物为载体,但《淡黄柳》更侧重于对生活的感悟与回忆,而《静夜思》则表现出浓厚的思乡情绪。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差异,前者更为淡然,后者则充满了思念与乡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吴湖帆的艺术与人生》

相关查询

赠王枢密 酬从侄再看诗本(一作酬从侄借诗本) 辽东行 酬张十八病中寄诗 塞上逢故人 酬柏侍御答酒 于主簿厅看花 古谣 宫词一百首 其三十五 题花子赠渭州陈判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灭自己志气,长别人威风 赤身露体 政治教导员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离世絶俗 金字旁的字 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指山卖岭 自由行 邑字旁的字 僚仆 新陈代谢 平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