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5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5:37
淡黄柳
次姜白石韵
作者: 吴湖帆
缤英满目,飘落城南陌。
卷雾吹寒情恻恻。
记省红桥旧约,
飞燕归时似曾识。
又愁寂。
吴参困眠食。
晚烟袅,五侯宅。
映宫纱烛黯无颜色。
绀霭迷空,暮云凝处,
多少楼台浸碧。
满眼都是纷飞的花瓣,随风飘落在城南的小路上。
薄雾卷起寒意,让人心情沉重。
我记得在红桥的旧约,
燕子归来时的情景似乎让我感到似曾相识。
又是一阵愁苦。
我在吴地的参天大树下困倦地吃饭。
晚霞轻烟袅袅,映照着五侯的宅邸。
宫中烛光映照,黯淡无色。
绀蓝的云霭迷蒙天空,
多少楼台浸泡在碧水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飞燕归时似曾识”提到燕子归来的情景,象征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着对往事的怀念。红桥可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标,承载着诗人对往昔的追忆。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1968),字梦阮,号湖帆,晚号白石,清代著名画家、诗人。他生活在清末民初,受过良好的文人教育,擅长山水画及诗词创作。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淡黄柳》创作于吴湖帆晚年时期,正值社会动荡的动乱年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内心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怀,寄托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
《淡黄柳》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情感的诗作。诗歌开篇便以“缤英满目”展现了一幅春日的生动画面,花瓣如雨,悄然飘落,带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稍显惆怅的感觉。接着,诗人以“卷雾吹寒情恻恻”将温暖的春天与寒冷的情感对比,反映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
诗中的“记省红桥旧约,飞燕归时似曾识”不仅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的画面,也引发了对往日情感的追忆。燕子被视为春天的使者,其归来象征着希望与重生,但在此处却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转向了隐逸的生活,吴参困眠食,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然而“晚烟袅,五侯宅”又引发一种对繁华生活的思考与对比。诗的最后以“多少楼台浸碧”收尾,意象朦胧,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仿佛在说,无论生活多么繁杂,最终都要归于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安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与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往昔的怀念。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人心的变化,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缤英满目”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卷雾吹寒情恻恻”中“卷雾”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吴参困眠食”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两首诗都以自然景物为载体,但《淡黄柳》更侧重于对生活的感悟与回忆,而《静夜思》则表现出浓厚的思乡情绪。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差异,前者更为淡然,后者则充满了思念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