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9:36
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
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
这首诗描绘了东边和西边的水流,一会儿聚集一会儿散开,就像天边的彩霞一样。一位旅客在路上来来往往,仿佛在池塘里的麻秧,一会儿直立一会儿倒下。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天边霞”这一意象可以引申为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变幻无常的美丽,暗喻人生的无常。
王建,字仲羽,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山西,后迁至洛阳。他的诗风独特,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常以清新自然的笔调表达情感。
《古谣》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时期。王建借助自然景象,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感悟,表现了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古谣》是一首极具田园风格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观察。全诗通过“东西垄头水”、“聚散天边霞”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流露出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采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全诗具有音乐感,字句之间的对比和衬托增添了层次感。同时,诗中的“来去道上客”,表现了人们在自然中自在流动的状态,暗示了人生的流动与无常。最后一句“一颠一倒池中麻”,通过麻秧的生长状态,隐喻人生的起伏与变化,蕴含着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变化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流动的感悟和哲理的理解。
诗中提到的“水”流向哪一边?
“一颠一倒池中麻”中“麻”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道上客”象征什么?
王建的《古谣》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王建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而陶渊明则强调理想社会的构建。两者都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