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2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23:04
作者: 陈普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寝苫枕干子,有暇绾秋蛇。
仁人不忍见,俗子持相夸。
在床上铺着草席,枕着干枣木的枕头,
闲暇时我编织秋天的蛇。
仁爱之人看了不忍心,
而世俗之人却对此夸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的“仁人不忍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世俗的批判。这里的“仁人”可以引申为儒家思想中崇尚的有德之人,他们会对世俗的炫耀感到不满,而“俗子”则代表那些只在意表象的人。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关注人性、自然和社会,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高宗帖》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士人的思想碰撞与社会风气的变化使得诗人常常陷入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诗中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批判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高宗帖》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采取了简单却深刻的语言,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人性的两面。开头的“寝苫枕干子”描绘了一幅生活场景,诗人以此引入,暗示生活的平凡与朴素。接着提到“有暇绾秋蛇”,既展现了闲暇的生活状态,又象征着对自然的亲近与对手艺的热爱。
诗的后两句则引出了对人性的思索。“仁人不忍见”,表现了诗人对那些追求浮华、忽视内在美的人的不满,而“俗子持相夸”则揭示了生活中常见的虚荣与自我陶醉。整个诗歌通过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世俗风气的批判,反映出一种深邃的社会观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内心理想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浮华的反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高宗帖》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仁人”指的是:
诗中“俗子持相夸”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普的《高宗帖》更侧重于对人性和社会的观察,而李白则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