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8:46
已亥季秋至净居思大智者场院因瞻二士相三日
白雾苍烟暗九秋,殷床金吼抱山楼。
为霖未必浑三日,似有闲云伴我留。
在已亥年的秋季,来到净居思大智者的场院,因而瞻望两位高士,已经三天了。
白雾弥漫,苍烟笼罩,令我感到这个九月的深秋是多么昏暗,
殷红的床榻上,金色的吼声仿佛在环绕着山楼。
这场雨或许并不一定会持续三天,但似乎有闲云在伴随着我,留在这里。
本诗中提到的“净居”可能与道教文化有关,强调清静、隐逸的生活方式。诗中的“思大智者”则可能指的是对高人、智者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
此诗作于秋季,诗人可能在一个清静的院落中,感受着季节的变化,内心产生了对智者的思索与对生命的感悟。
这首诗以清幽的意境和深邃的思想引人入胜。开篇的“白雾苍烟”描绘出一种朦胧的秋景,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沉重,仿佛在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随后的“殷床金吼”则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对物质世界的描述,又暗示着内心深处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为霖未必浑三日,似有闲云伴我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雨水的到来可能并不意味着一切的沉重,反而有闲云相伴,使得整个氛围显得愈加宁静。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秋季的气息,更让人思考存在的意义与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既有自然的描写,又结合了哲理的思考,使得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形成了微妙的共鸣,展示了道家思想中对自然与自我的思索。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与内心的平和,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智者的向往,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清静与自我修养。
诗中提到的“净居”指什么?
A. 忙碌的城市生活
B. 隐逸清静的地方
C. 热闹的集市
答案:B
“白雾苍烟”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C
“闲云”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忧虑
B. 宁静与悠闲
C. 繁忙与压力
答案:B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的思考,但李白更多的是对人情的感慨,而李弥逊则更偏向于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