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7:41
燕于巢,审日辰也,燕不以甲乙衔泥。
燕燕于巢,缀葺维戊。
甲兮乙兮,不宜有谬。
飞龙在天,云掩于斗。
曷日于雨,乃曰庚午。
彼日之差,亦孔斯丑。
昔在羲和,湎淫不修。
我筮我龟,莫我告繇。
胤乃征之,彝伦九畴。
君子授律,是祃是禷三五不备,罔克攸遂。
惠此蒸人,毋废尔事。
尔莫我从,维来者是冀。
燕子在巢中,认真地看着日月的变化,燕子不会用甲乙的顺序来衔泥。
燕子在巢中,缠绕着维戊。
甲和乙,不应该有错误。
飞龙在天,云层掩盖了北斗星。
何时在雨中,便是庚午日。
那天的差错,也实在丑陋。
昔日羲和,沉迷不修。
我占卜我的龟卦,没人告诉我解读。
于是胤征召了它,继续九畴的传统。
君子授予法则,是祭祀还是祷告三五不备,无法完成。
惠及这蒸蒸日上的人,不要荒废你的事务。
你不跟随我,未来的来者是希望。
作者介绍: 顾况是唐代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古典诗词的继承与发展而闻名。他的作品往往富有哲理,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周期和人事变迁的思考,结合了天文、历史和道德伦理的探讨,反映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燕子在巢中的细致观察,引入了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思考。开篇以“燕于巢”引入,象征着家园与安稳,接下来通过对日月变化和飞龙的描写,反映出对宇宙法则的尊重和对人事变化的无奈。同时,诗中提到的“羲和”,则暗示着人类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与依赖。整首诗在语言上追求简练而富有深意,结构上则体现了古诗的严谨与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比如“飞龙在天”比喻权力的至高无上,以及“甲兮乙兮”表现出事物的顺序与规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燕子在巢中观察什么?
A) 星星
B) 日月
C) 风
“羲和”指的是哪个神?
A) 水神
B) 风神
C) 太阳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