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庵居》

时间: 2025-07-28 00:18:04

诗句

啼切孤猿晓更哀,柴门半掩白云来。

山童问我归何晚,昨夜梅花一半开。

无地卓锥生计难,且空双手到林间。

猥随碧水瞻明月,坚订白云赊好山。

岩石空边依草舍,藤萝低处著松关。

年来老去知何许,合向人间占断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0:18:04

原文展示:

啼切孤猿晓更哀,柴门半掩白云来。
山童问我归何晚,昨夜梅花一半开。
无地卓锥生计难,且空双手到林间。
猥随碧水瞻明月,坚订白云赊好山。
岩石空边依草舍,藤萝低处著松关。
年来老去知何许,合向人间占断闲。

白话文翻译:

孤独的猿鸣在清晨听来愈加悲哀,柴门半掩,白云缓缓飘来。
山童问我为何归得这么晚,我说昨夜梅花开了一半。
无处生计,生活艰难,暂且空着双手走进林间。
我愿随着碧水仰望明月,执着白云求得好山。
岩石空旷的边缘依偎着草舍,藤萝低垂处靠近松关。
年复一年,我渐渐老去,不知自己究竟去向何方,只想在人间占有一丝闲适。

注释:

  • 啼切:声音凄切,形容猿的叫声。
  •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指代山中居所。
  • 山童:山中小孩,通常指乡村的孩子。
  • 梅花:指梅花盛开,象征春天的到来。
  • 无地卓锥:没有地方安身,生计艰难。
  • 猥随:随意地、草率地跟随。
  • 碧水:清澈的水,象征自然之美。
  • 明月:月亮,象征宁静与思考。
  • 合向人间占断闲:希望在人间找到一份闲适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仲皎,宋代著名的僧人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真情流露著称。仲皎在寺庙中生活,常年隐居山林,创作了许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的诗篇。

创作背景:

《庵居》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于大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寺庙往往成为文人避世的理想之地,诗人在此创作出大量深具哲理的诗篇。

诗歌鉴赏:

《庵居》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诗的开头以孤猿的哀鸣引入,表明了清晨的孤寂和哀伤,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柴门半掩,白云飘来,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接着,山童的提问让诗人回忆起了梅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于生计的苦恼,提到“无地卓锥生计难”,显示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困惑。然而,他并不沉沦于此,而是选择向自然投去目光,“猥随碧水瞻明月”,这表明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与慰藉。诗的结尾,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方向的迷惘,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同时也表明了他向往闲适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传达出诗人对自由、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隐逸文化中的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啼切孤猿晓更哀:孤猿的悲鸣在清晨显得更加哀伤。
  2. 柴门半掩白云来:柴门半掩,白云从门外飘来,展现出一种幽静的自然景象。
  3. 山童问我归何晚:山中的小孩询问我为何归得如此晚。
  4. 昨夜梅花一半开:我回答说,昨夜梅花开了一半,暗示了春天的来临。
  5. 无地卓锥生计难:我无处可去,生活十分艰难。
  6. 且空双手到林间:我暂时空着双手走进林中,寻求宁静。
  7. 猥随碧水瞻明月:我愿随着清澈的水流仰望明月,追寻内心的宁静。
  8. 坚订白云赊好山:我执着于白云,向往美好的山水。
  9. 岩石空边依草舍:岩石空旷的边缘依靠着草舍,描绘出一幅清幽的田园图景。
  10. 藤萝低处著松关:藤萝在低处依附于松树,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11. 年来老去知何许:年复一年,我渐渐老去,不知未来的去向。
  12. 合向人间占断闲:我希望在人间占有一份闲适,享受平静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猿的哀鸣比作悲伤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拟人:将自然景象拟人化,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情感。
  • 对仗:如“白云来”和“柴门掩”,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但又在自然中寻找安慰与寄托,体现了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猿:象征孤独、悲伤的人生境遇。
  • 柴门:隐居生活的象征,表达了与世隔绝的宁静。
  • 梅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 碧水与明月:象征自然的纯净与心灵的宁静。
  • 岩石与草舍: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出一种回归自然的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猿”的叫声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欢乐
    B. 悲伤
    C. 平静
    D. 激昂

  2. 诗人在柴门半掩时,白云的意象象征着什么? A. 纷扰
    B. 宁静
    C. 绝望
    D. 繁华

  3. 诗人最后表达的愿望是什么? A. 财富
    B. 闲适
    C. 权力
    D. 名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隐逸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侧重于描绘秋天的景色与情感。
  • 陶渊明《饮酒》: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仲皎的《庵居》在主题上相似,但陶渊明更强调了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山 寄曾节夫 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嫣然亭 户曹庐陵胡君引年求谢事予视其精力未衰留之 湖南使者邵公召赴行在所寓客张某敬赋以饯行 和朱元晦韵 和正父游榕溪韵 和张荆州所寄 和张荆州所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鸡人 挟依 风字旁的字 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身败名隳 廾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包含告的词语有哪些 百废具作 棠棣碑 藻火 手谕 铲恶锄奸 包含冠的词语有哪些 身心交瘁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虫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