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2:38
寻洪尊师不遇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古木无人地,来寻羽客家。
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
鹤老难知岁,梅寒未作花。
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来到一片古老的无人之地,寻访他的老师洪尊师,却未能相见。诗中描绘了老师的住所,书籍堆积在玉案之上,仙人的披风叠放如青色的云霞。时间如鹤般苍老,梅树因寒冷而未开花。在这山中久无相见,究竟在哪里能找到化丹砂的地方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耽美,号阮亭,晚年曾任太子中允,著有《刘长卿集》。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长卿的游历中,表达了他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对师长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修道过程中所遇的孤独与无奈。
《寻洪尊师不遇》是一首浓厚的道教色彩的诗歌,诗人以古木无人地的意境,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表达了对洪尊师的思念与敬仰。诗的开头通过“古木无人地”引入,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孤独与清幽,营造出一种寻访的气氛。接着“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描绘了师长的居所,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高洁的形象,体现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诗中“鹤老难知岁,梅寒未作花”两句,通过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心中对师长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索。最后一句“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则以问句形式结束,传达了诗人对道教理想和追求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对师长未能相见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追求和对师长的敬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与对师长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孤独与无奈的感慨,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哲学思考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古木无人地”表达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热闹的市集
B. 清幽的孤独
C. 繁华的街道
“何处化丹砂”意味着什么?
A. 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B. 寻找美食的地方
C. 旅行的目的地
诗中提到的“羽客”是指什么?
A. 一位诗人
B. 道士或修道者
C. 一位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寻洪尊师不遇》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美妙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