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0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03:52
原文展示:
危弦度曲汎孤钩,一世知音未易求。直把将雏为陌上,主人犹复自摇头。
白话文翻译:
高悬的琴弦奏出曲调,孤独的钓钩在水中漂浮。一生中找到知音是多么不易。即使将幼鸟带到路上,主人依然自顾自地摇头。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知音难寻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感叹自己才华未被世人所识,知音难寻的情况下创作的。通过琴弦和钓钩的意象,表达了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危弦度曲”和“汎孤钩”两个意象,描绘了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首句以高悬的琴弦奏出曲调,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激昂和期待,而孤独的钓钩则象征了作者在现实中的孤立无援。后两句通过“一世知音未易求”直接表达了知音难寻的感慨,而“直把将雏为陌上,主人犹复自摇头”则进一步以带着幼鸟却无人理解的情景,加深了这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知音难寻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琴弦和钓钩的意象,以及带着幼鸟却无人理解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危弦”指的是什么? A. 高悬的琴弦 B. 危险的琴弦 C. 断裂的琴弦 D. 低垂的琴弦
诗中的“知音”源自哪个典故? A. 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B. 孔子与颜回的故事 C. 孟子与梁惠王的故事 D. 老子与庄子的故事
诗中的“将雏”指的是什么? A. 带着幼鸟 B. 带着幼苗 C. 带着幼子 D. 带着幼犬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