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0:42
透碧霄
作者: 查荎 〔宋代〕
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
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
相从争奈,心期久要,屡更霜秋。
叹人生杳似萍浮。
又翻成轻别,都将深恨,付与东流。
想斜阳影里,寒烟明处,双桨去悠悠。
爱渚梅幽香动,须采掇倩纤柔。
艳歌粲发,谁传馀韵,来说仙游。
念故人留此遐洲。
但春风老后,秋月圆时,独倚西楼。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愁绪。诗人在湖边停泊着兰舟,心中满是离别的忧伤。波浪轻轻送走远方的身影,山峦遮住了去路,让人难以留恋。心中期盼的相聚却屡屡被秋霜打断,人生如浮萍般漂泊无定,轻轻的别离又将深深的怨恨付诸东流。想象着夕阳的影子和明亮的寒烟,双桨轻轻划动,驶向远方。渚边梅花的幽香扑鼻而来,诗人想要采摘那柔美的花瓣。艳丽的歌声四处飘荡,谁能传递那余韵,来谈论仙游的快乐?思念远方的故人,留在这遥远的岛屿。但等到春风渐老,秋月圆时,我又孤独地倚靠在西楼。
作者介绍: 查荎,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多关注离愁别恨,极具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离别之际,诗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对故人的思念,正值秋冬交替之际,诗人用自然景象来映衬内心的情感。
《透碧霄》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愁绪,诗人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时,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开头的“舣兰舟”便带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舟停于水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十分端是载离愁”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离愁正如舟上的重担,让人难以承受。
诗中对自然的描绘颇具画面感,“练波送远,屏山遮断”,不仅展现了湖水的轻柔波动,更隐含着离别的无奈与惆怅。接下来的“叹人生杳似萍浮”则用生动的比喻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漂泊无定,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此外,诗人对故人的思念愈发浓烈,尤其是在“但春风老后,秋月圆时,独倚西楼”一句中,孤独感愈发明显,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在时间的流逝中愈加沉重。这种情感的细腻描写,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离别的愁苦和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浓厚的抒情特色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人生杳似萍浮”中的“萍”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兰舟”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