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4:3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4:37:00
原文展示:
形影无群消息沉,登闻三击血沾襟。
皇纲一日开冤气,青史千年重壮心。
却望乌台春树老,独归蜗舍暮云深。
他时纵有征书至,雪满空山不可寻。
这首诗表达了对武君归隐的惋惜与赞美。诗人感到孤独,消息沉寂,曾经的荣耀已然远去。即使皇帝的法令能够解除冤屈,历史的记载也无法改变他壮志未酬的遗憾。远望着乌台的老树,独自返回狭小的蜗居,暮色已深。即使将来有书信传来,白雪覆盖的空山,也再难寻觅。
许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生于唐玄宗时期,许浑的诗多描写自然、人生感悟,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朋友武君选择归隐生活的理解与惋惜。在当时,许多文人因政治动荡而选择隐退,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这首诗充满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开头的“形影无群”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将个人的遭遇与历史的沉浮相结合,从而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登闻三击血沾襟”是对昔日风光的追忆,诗人在此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理想的破灭。紧接着,诗人以“皇纲一日开冤气”来表现对公正的渴望,然而“青史千年重壮心”却揭示了历史的冷漠与个人情感的无奈。此时,诗人将视线转向自然,描绘了乌台的春树与蜗舍的暮云,表现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孤独。
最后两句“他时纵有征书至,雪满空山不可寻”则寓意着即使未来有召唤,也难以再寻求曾经的辉煌。这种对隐居生活的理解与思考,使得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又引人共鸣,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追求的渺小。诗人在孤独中寻求宁静,表现出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
诗人对武君选择归隐生活的态度是:
A. 惋惜
B. 赞美
C. 无所谓
D. 反对
“雪满空山不可寻”中的“雪”象征:
A. 喜悦
B. 孤寂
C. 富饶
D. 忘却
诗中提到的“乌台”代表:
A. 荣耀
B. 失落
C. 隐逸
D. 纷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