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0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07:49
东山朝日澹冥濛,一片云生万叠中。宿雨未苏焦卷尽,又烦箕井唤雷公。
明天早晨,东山的朝阳在朦胧的雾霭中显得淡淡的,天空中漂浮着层层叠叠的云彩。昨夜的雨还未散去,焦虑地卷起了尘埃,心中期盼着箕井能再一次召唤雷公降雨。
“箕井”与“雷公”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角色,常常用来象征自然界的力量与人们对自然的敬畏。箕井的呼唤昭示着人们希望雷雨降临,以解除干旱、滋润大地的渴望。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纯,号阮亭,江苏常熟人。南宋著名诗人和词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之时。范成大常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出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依恋。开篇以“东山朝日澹冥濛”引入,展现了一个清晨的景象,晨光透过薄雾,给人一种宁静而柔和的感觉。接下来的“云生万叠中”,通过层层叠叠的云彩,增强了空间的深邃感,仿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宿雨未苏焦卷尽”则展现了诗人对昨夜雨水的思念,那雨水尚未散去,心中却充满了焦虑和期待。最后一句“又烦箕井唤雷公”,更是表达了对降雨的迫切渴望,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生活中艰难困境的隐喻。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感,情感上亦复杂而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流露出对雨水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东山”指的是哪个方向的山?
“宿雨未苏”中的“宿雨”指的是什么?
“箕井”与“雷公”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