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周五声调曲 宫调曲 一》

时间: 2025-04-26 18:37:50

诗句

气离清浊割。

元开天地分。

三才初辨正。

六位始成文。

继天爰立长。

安民乃树君。

其明广如日。

其泽厚如云。

惟昔我文祖。

拨乱拒讴歌。

三分未抚运。

八百不陵河。

礼敷天下信。

乐正神人和。

风尘行息警。

江海欲无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7:50

原文展示:

气离清浊割。元开天地分。
三才初辨正。六位始成文。
继天爰立长。安民乃树君。
其明广如日。其泽厚如云。
惟昔我文祖。拨乱拒讴歌。
三分未抚运。八百不陵河。
礼敷天下信。乐正神人和。
风尘行息警。江海欲无波。

白话文翻译:

气息分清浊,宇宙初开天地分明。
三才(天地、人与神)开始辨别正道,六位(方位、时间、五行等)初步形成文理。
继承天道,长久地建立秩序,安定民众才是树立君主的根本。
他的光明广阔如太阳,他的恩泽深厚如云彩。
回想昔日我们的文祖,拨乱反正,抵制谣言和歌谣。
三分之地尚未抚平,八百里河山仍未安宁。
礼法普及天下,信义得以恢复,乐音正直,神人和谐。
风尘停息警醒,江海将要无波。

注释:

  • 气离:气息的分离。
  • 元开:初开,宇宙的开端。
  • 三才: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 六位:指方位和时间等六个方面。
  • 文祖:指古代的文化祖先,通常是指文王或先贤。
  • 拨乱拒讴歌:指拨乱反正,拒绝谣言和虚假之言。
  • 三分未抚运:三国分裂尚未平定。
  • 八百不陵河:指的是八百里河山未得到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字子山,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生活在南朝梁时期,以其骈文和诗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政治、人生、自然等主题,深受当时士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政治动荡、国家分裂的时代,庾信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渴望和对先贤治国理政的追忆,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歌鉴赏:

《周五声调曲》不仅在形式上展现了庾信的骈文风格,更在内容上深刻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诗中通过清浊的分离和天地的开辟,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体现了对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和哲理思考。三才、六位的提及,不仅是对宇宙构成的描绘,也暗示着社会的法则和秩序。

在表达对文祖的追忆时,庾信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敬仰,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最后两句更是将诗歌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和平与和谐社会的渴望,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的气韵、深邃的思想和优雅的语言,展现了庾信作为文人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气离清浊割:开篇即以自然现象引入,暗示宇宙的变化与人类的处境。
  • 元开天地分:展现宇宙初开的宏伟。
  • 三才初辨正:强调天地人三者的正确关系。
  • 六位始成文:指社会秩序的确立。
  • 继天爰立长:延续天道的重要性。
  • 安民乃树君:安定民众是君主之本。
  • 其明广如日:君主的智慧光明如日。
  • 其泽厚如云:君主的恩泽深厚如云。
  • 惟昔我文祖:追忆文祖的治国理政。
  • 拨乱拒讴歌:提倡正义,抵制谣言。
  • 三分未抚运:暗指国家分裂局势。
  • 八百不陵河:强调国家安宁的重要性。
  • 礼敷天下信:呼唤礼法的普及。
  • 乐正神人和:人们和谐相处,乐音正直。
  • 风尘行息警:社会动荡的警示。
  • 江海欲无波:渴望平静安宁的社会。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大量使用对仗修辞,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如“明广如日”、“泽厚如云”,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君主的特质。
  • 排比:诗中多处使用排比,增强了诗的气势和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治国理政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社会和谐、人民安定的渴望,同时也传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源泉,代表自然的变化。
  • 天地:象征宇宙的广阔与人类的渺小。
  • 三才、六位:象征自然和社会的秩序。
  • 光明、恩泽:象征君主的智慧与德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气离清浊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自然的变化
    B. 人心的动荡
    C. 政治的稳定

  2. “三分未抚运”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状况? A. 春秋战国
    B. 三国时期
    C. 隋唐时期

  3. 诗中提到的“文祖”可能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文王
    B. 孟子
    C. 老子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周五声调曲》都反映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情感,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感伤,而《周五声调曲》则强调治国理政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庾信诗文选》
  • 《南北朝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渔歌子 渔歌子  其二 为赵德怀赋 渔歌子  其一 为赵德怀赋 渔歌子 其四 渔歌子 其三 渔歌子 其二 渔歌子 锦湖四时渔歌四首 其一 渔歌子 其十 渔歌子 其九 渔歌子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切切实实 审雨堂 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步的词语有哪些 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悔之莫及 私诚 火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陆海 强做解人 支字旁的字 徵名责实 日省月修 恬豁 两点水的字 进退为难 彐字旁的字 包含往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