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竹枝歌上姚毅夫 其二》

时间: 2025-04-26 20:39:55

诗句

翠幕留夜灯烛光,主人欢娱客满堂,龙船盛酒蠡作觞。

秦吹齐歌舞燕倡,夜如何其夜未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9:55

原文展示:

翠幕留夜灯烛光,
主人欢娱客满堂。
龙船盛酒蠡作觞,
秦吹齐歌舞燕倡。
夜如何其夜未央。

白话文翻译:

在翠绿的帷幕下,夜里灯烛闪耀着光辉,
主人欢快地招待着满堂的客人。
龙船上盛满了美酒,酒杯用蠡壳做成,
秦地的乐曲声起,齐国的歌声相应,舞蹈的燕子也在翩翩起舞。
这夜晚究竟是多么的漫长,似乎还未到达尽头。

注释:

  • 翠幕:指绿色的帷幕,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 留夜:表示夜晚的留驻,暗示着夜色的悠长。
  • 灯烛光:意指灯光烛火,照亮夜晚。
  • 主人:指宴会的主人,热情款待客人。
  • 欢娱:欢乐的聚会,喜庆的气氛。
  • 龙船:形象化的船,盛酒的容器,龙船常用于节庆。
  • 蠡作觞:用蠡壳作为酒杯,古时常见的饮酒方式。
  • 秦吹齐歌:指秦国的乐器演奏和齐国的歌谣,展现文化多样性。
  • 夜未央:夜晚仍未结束,暗示着欢庆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行己,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他的作品多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宴会场景,表达了夜晚欢聚的热烈气氛。周行己以其细腻的观察力,描绘了仲夏夜宴的欢乐与美好,形成了一种诗意的生活画面。

诗歌鉴赏:

《竹枝歌上姚毅夫其二》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宴会场景,诗中充满了欢愉的氛围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翠幕留夜灯烛光”,以“翠幕”与“灯烛光”的对比,构建出一种温馨而又典雅的夜晚气息,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热闹的交织。接下来的两句“主人欢娱客满堂”,突显了主人热情招待的情景,客人们欢声笑语,气氛其乐融融。再看“龙船盛酒蠡作觞”,通过对盛酒的龙船和酒杯的描绘,表现了宴席的丰盛与热烈。

在音乐与舞蹈的描写中,“秦吹齐歌舞燕倡”一联既展现了多元的文化交融,也营造出一种动感的气氛,仿佛能听到乐曲和看到舞者的身影,生动形象。最后一句“夜如何其夜未央”,在强调夜晚的漫长时,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仿佛在感叹人间的欢聚时光总是短暂而宝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宴会的热闹场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翠幕留夜灯烛光:描绘夜晚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2. 主人欢娱客满堂:展现主人热情招待的情景,表现出欢快的气氛。
  3. 龙船盛酒蠡作觞:描写宴席的丰盛,酒杯的独特,增加了生活的细节感。
  4. 秦吹齐歌舞燕倡:表现音乐与舞蹈的欢快,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5. 夜如何其夜未央:感叹夜晚的漫长与美好,留恋当下的欢乐。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秦吹齐歌”与“舞燕倡”,构建了平衡的美感。
  • 比喻:将酒杯比作蠡壳,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欢聚时光的珍惜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展现了古代宴会的热烈与繁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幕:象征着优雅与宁静。
  • 灯烛光:代表光明与温暖,营造了夜晚的氛围。
  • 龙船:象征着富庶与庆祝。
  • 秦、齐:代表中华文化的多元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句最能体现宴会的热烈气氛? A. 翠幕留夜灯烛光
    B. 主人欢娱客满堂
    C. 夜如何其夜未央

  2. “龙船盛酒”中的“龙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盛酒的容器
    C. 舞蹈的形式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周行己的《竹枝歌》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周行己更注重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强调豪放的饮酒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文阅读与分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龙沙 凌云阁 过濂溪 八百石洞 柳色次英梦堂即席元韵 王文成断碑砚歌 浮沤篇同宗室塞晓亭阁学赋 折柳歌送从叔穰塍先生之粤东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油嘴花唇 言字旁的字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 一掷巨万 金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再从父 标识 东翻西倒 包含颇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曲曲湾湾 发凡言例 填报 纠缠不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