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1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18:24
作者: 王叔承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生年十五棹能开,那怕瞿唐滟滪堆。
郎今晒网桃花渡,奴把鲜鱼换酒来。
我在十五岁的时候就能划船了,哪怕是在滟滪的水面上也不怕。
如今你在桃花渡边晒网,我则把新鲜的鱼拿来换酒。
“桃花渡”是一个特定的地名,通常用来象征春天或爱情的美好。这个地名在古诗中经常出现,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叔承,明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王叔承年轻时,正值其对人生和爱情充满憧憬的时期,反映了年轻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爱情的向往。
《竹枝词》以其生动的描绘和简洁的语言著称,表现了年轻人的生活情景和情感。诗中描述了在桃花渡边的渔夫和女儿之间的甜美互动,体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开篇的“生年十五棹能开”不仅表达了年轻人的活力,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勇气。接着,诗人通过“郎今晒网桃花渡”展现了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暗示着对爱情的期待。最后一句“奴把鲜鱼换酒来”则以具体的生活细节,描绘了两人之间简单而真实的情感联系,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温暖。
整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花渡”象征什么?
诗中“奴”指代的是哪个角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王叔承的《竹枝词》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叔承更注重人情与生活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