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2:1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2:18:40
次韵永仁见赠
作者: 释道潜 〔宋代〕
怜君泣血依坟墓,
虽设衡门不妄开。
盈几贝多翻百遍,
同龛弥勒礼千回。
夜寒幽鸟窥香火,
岁暮邻僧数往来。
何日为余重扫榻,
卧听松韵落清哀。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悲痛之情。诗人怜悯友人在坟墓前痛哭,尽管设立了严密的门禁,但仍然不忍心拒绝来访的朋友。他一遍又一遍地翻阅贝壳,心中思念之情难以抑制;在同一个佛龛前,虔诚地向弥勒菩萨祈祷。夜晚寒冷时,幽鸟在香火中窥探,岁末时分,邻近的僧人偶尔来访。诗人期盼着某一天能够重整榻床,安静地躺下,聆听松树间的清风与哀怨。
释道潜(约960年-1032年),字惟韬,号澄心,宋代著名的僧人和诗人,以其清逸的诗风和深刻的人生哲思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达对人生、自然及信仰的思考,具有浓厚的禅宗气息。
这首诗是在诗人与友人永仁相识后,因友人的去世而产生的怀念之作。诗人在此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哀悼与思念,同时也反映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次韵永仁见赠》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已故友人的哀思。开头两句通过“泣血”和“坟墓”,直接切入主题,展现了浓烈的悲痛。接着“虽设衡门不妄开”,则表达了对朋友的珍视,对于友谊的执着。诗中“盈几贝多翻百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痛,贝壳象征着思念的分量。对于弥勒菩萨的礼拜,体现了诗人对信仰的寄托与希望。
在描写夜晚的“夜寒幽鸟窥香火”中,幽鸟的出现暗示了孤独与寂静,增添了哀伤的气氛。岁暮邻僧的“数往来”,则在孤寂中带来一丝温暖,反映出人间情义的珍贵。最后两句“何日为余重扫榻,卧听松韵落清哀”则是一种期盼,渴望能够再次宁静地享受自然的声音,并在松韵中找到内心的慰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深厚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死亡的哲学反思,展现了禅意与人情的交融。
“泣血”在这里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痛
C. 愤怒
D. 无奈
诗中提到的“弥勒”代表什么?
A. 友人
B. 死亡
C. 信仰与希望
D. 自然
诗人在最后希望能够怎样?
A. 参加宴会
B. 重扫榻床,听松韵
C. 旅行四方
D. 读书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