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青口驿遇乡僧介公同登三祖山望灊皖天柱诸峰》

时间: 2025-07-30 06:06:15

诗句

地布黄金玉作岑,西来三祖古禅林。

山云半剪传衣色,海石空留听偈心。

涧水供筵经雪净,竹房清梵出烟深。

道人白鹤同僧去,天柱还随杖锡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06:15

原文展示

地布黄金玉作岑,
西来三祖古禅林。
山云半剪传衣色,
海石空留听偈心。
涧水供筵经雪净,
竹房清梵出烟深。
道人白鹤同僧去,
天柱还随杖锡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三祖山的美丽景色和诗人与乡僧介公的相遇。山地像铺上了黄金和玉石,西方的三祖古禅林静谧而古朴。山中的云雾似乎把传承的衣色一半剪去,海边的石头空留着听经的心情。涧水为我们准备的宴席在雪中显得格外洁净,竹屋中青翠的烟雾冉冉升起。道人和白鹤与僧侣一同离去,天柱山也随之带着手杖继续寻访。

注释

  • 黄金玉作岑:形容山峰如黄金和玉石般璀璨。
  • 三祖:指中国禅宗的三位祖师,分别是达摩、慧可和僧璨。
  • 古禅林:古老的禅宗寺庙,象征着宁静和智慧。
  • 传衣色:传承的僧衣颜色,象征着佛法的传承。
  • 涧水供筵:涧水如同宴席,象征着清净和恬淡的生活。
  • 清梵:清雅的梵音,指的是佛教的声音或法音。
  • 杖锡:僧侣所持的锡杖,象征着修行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大任,明代诗人,以其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佛教和人生哲理,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恬静的午后,诗人与乡僧在青口驿相遇,共同登上三祖山,目睹自然之美,体悟禅宗智慧。这种相遇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是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深刻对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开篇以“地布黄金玉作岑”引入,既形象地描绘了山的壮丽,又暗示了大自然的神秘与珍贵。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西来三祖古禅林”引出了禅宗的历史和文化,展现了与自然相融合的内心世界。

诗中的“山云半剪传衣色,海石空留听偈心”,通过意象的对比,表现了自然与心灵的共鸣。涧水和竹房则象征着一种清净与和谐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的追求,更是精神的寄托。最后的“道人白鹤同僧去,天柱还随杖锡寻”则极具禅意,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信仰之间的深刻联系,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情感的传达上都显得十分成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和道德的崇高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布黄金玉作岑:山峦如金玉般闪耀,展现出自然的璀璨之美。
  2. 西来三祖古禅林:西方的三祖禅林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透露出诗人对禅宗的敬仰。
  3. 山云半剪传衣色:云雾环绕,似乎将传承的僧衣色彩轻轻剪去,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佛法的传承。
  4. 海石空留听偈心:海边的石头安静地倾听着佛教的偈语,传达了内心的宁静。
  5. 涧水供筵经雪净:清澈的涧水如同洁净的宴席,象征着心灵的纯净。
  6. 竹房清梵出烟深:竹屋升起的袅袅烟雾,传递出佛教的清雅与宁静。
  7. 道人白鹤同僧去:道人和白鹤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与僧侣同行,暗示了心灵的自由。
  8. 天柱还随杖锡寻:天柱山依然在追寻着修行的道路,寓意着追求真理与内心的坚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黄金与玉,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 对仗:如“涧水供筵”“竹房清梵”,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海石空留听偈心”,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互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旨在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禅宗思想的追求,强调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与伟大,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黄金玉:象征财富与美丽,代表自然的壮丽。
  2. 三祖:象征禅宗的传统与智慧。
  3. 山云:象征变化与时光的流逝。
  4. 涧水:象征纯净与宁静的心境。
  5. 竹房:象征简单、朴实的生活。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整首诗的画面,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祖”指的是哪三位禅师?

    • A. 达摩、慧可、僧璨
    • B. 空灵、无为、心静
    • C. 释迦牟尼、达摩、慧能
  2. “地布黄金玉作岑”中“黄金玉”的意思是?

    • A. 形容山的高大
    • B. 形容山的美丽
    • C. 形容山的陡峭
  3. 诗中“道人白鹤同僧去”体现了怎样的主题?

    • A. 追求财富
    • B. 追求精神的自由
    • C. 追求名声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1.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但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自然的融合。
  2. 李白《庐山谣》:注重对山水的描绘,表现出豪情壮志,与欧大任的清淡风格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禅宗与中国文化》

相关查询

游竹山和邵宝韵 咏石塘桥 开利寺观鹅亭和秦修敬先生 余和韵旧作一章以志感云 五里湖 题署中八风亭 村居 渡河北 言行相顾 送于彦成归越次郯九成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匸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邑颂 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飙举电至 足字旁的字 濒于 淫言诐行 豕食丐衣 旡字旁的字 公宪 衣字旁的字 求道于盲 名垂后世 斩关夺隘 桯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