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4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40:49
瑞鹤仙(送王季夷)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西风吹暮雨。正碧树凉生,送君南浦。
蝉声带残暑。满高林斜照,暝烟横渚。
故乡路阻。更秋入江城雁渡。
怅天涯几许闲愁,对酒共成羁旅。
休问功名何在,绿鬓吴霜,素衣尘土。
离觞缓举。收玉箸,听金缕。
叹凌云才调,乌丝阑上,省把清诗漫与。
见洛阳年少交游,倩君寄语。
西风吹来,带着暮雨。正是碧绿的树木开始感到凉意,送别你去南浦。
蝉鸣声中还带着残留的暑气。高大的树林在斜阳的照耀下,薄雾笼罩着水边的沙洲。
回家的路途阻隔,更有秋天的雁阵飞过江城。
在这天涯海角,不禁感到几许闲愁,与酒共饮成了羁旅的伴侣。
不必去问功名在何处,青丝已染上白霜,素衣沾染了尘土。
离别的酒杯缓缓举起,收起玉箸,听着金缕的乐声。
感慨自己的凌云才情,乌丝栏杆前,回想起那清雅的诗篇。
见到洛阳的年轻交游,托你把我的话寄给他们。
韩元吉,字文举,号靖庵,宋代诗人,以其才情和艺术风格著称。生于文人荟萃的时代,深受文人雅士的熏陶,擅长诗词和音乐,作品多情而富有哲理。
《瑞鹤仙》写于送别友人王季夷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离别的感慨。作品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瑞鹤仙》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送别词。开篇即以“西风吹暮雨”引入,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清新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伤感。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如“碧树凉生”和“满高林斜照”,还巧妙地将这些景象与作者内心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统一。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蝉声带残暑”与“秋入江城雁渡”的对比,表现出时光的流转与人生的无常,进而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人在“怅天涯几许闲愁”中展现了对世事的无奈,流露出一种对功名的淡泊态度,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整首词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与深切的依依惜别之情。最后,诗人以“见洛阳年少交游,倩君寄语”作为结尾,既是对友人的寄托,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西风吹暮雨”中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离别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提到的“故乡路阻”意味着什么?
A. 回家很容易
B. 回家的路途遥远
C. 不想回家
D. 家乡已经不存在
“怅天涯几许闲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