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3:5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3:58:45
闰八月二十五日菊有黄花园中粲然夺目九日不
作者:苏辙
年年九日忧无菊,
今岁床空未有糟。
世事何尝似人意,
天公端解恼吾曹。
金龟解去瓶应满,
玉液倾残气尚豪。
门外白衣还到否,
今时好事恐难遭。
每年重阳节时我总是忧愁没有菊花,
而今年的酒坛上空空如也没有酒。
世事从来就不是人们所能意愿的,
上天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惹恼我们。
金龟(花瓶)应该盛满酒,
但酒却只剩下残余的一些,气氛仍显豪放。
门外白衣(指送酒的朋友)还会再来吗?
如今的美好事物恐怕难以再现。
“九日”指的是重阳节,古时重阳节有登高和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而重阳节正是庆祝长寿的日子。诗中提到的“白衣”常指道士或隐士,这里暗指友人或志同道合之人。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涧溪,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同时也关心社会和人生的苦乐。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闰八月,时值重阳节,诗人因缺少菊花和美酒,感慨世事无常,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开头两句,诗人以“年年九日忧无菊”引入,透出一种对传统节日的失落感,菊花作为重阳节的象征,缺乏使得节日的气氛变得冷清。接着,诗人提到“床空未有糟”,不仅仅是在描绘缺酒的境况,更是在反映一种生活的匮乏与失落。
“世事何尝似人意,天公端解恼吾曹”两句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不满,世事如梦,常常无法按照人的意愿发展,正如天公对人间的捉弄。后面几句提到的“金龟解去瓶应满,玉液倾残气尚豪”,虽然酒少,但仍旧保持着豪放的气氛,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无奈。
最后两句“门外白衣还到否,今时好事恐难遭”,不仅是对友人的期待,更是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担忧。整首诗行云流水,情感真挚,既有对传统节日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苏辙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体现了苏辙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日”指的是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诗人在诗中感到忧愁的原因是什么?
A. 没有朋友
B. 没有菊花和酒
C. 天气不好
“金龟解去瓶应满”中的“金龟”指什么?
A. 一种动物
B. 酒瓶
C. 一种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信息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苏辙的《闰八月二十五日菊有黄花园中粲然夺目九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