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北京学直舍对客》

时间: 2025-05-13 07:07:11

诗句

鸟声落檐间,竹色在户外。

解屦置几前,放杖当椅背。

默然仰栋时,往与古初会。

有时遗坐客,十问不一对。

尚因呼乃觉,笑自谢顽昧。

知非慕籧子,事去等蜩蜕。

一生所未免,饮食与眠睡。

所以更颓然,可乐本非内。

有心欲何用,桥起则形累。

赖客同门生,旷荡乃不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7:07:11

原文展示

北京学直舍对客
作者:晁补之

鸟声落檐间,竹色在户外。
解屦置几前,放杖当椅背。
默然仰栋时,往与古初会。
有时遗坐客,十问不一对。
尚因呼乃觉,笑自谢顽昧。
知非慕籧子,事去等蜩蜕。
一生所未免,饮食与眠睡。
所以更颓然,可乐本非内。
有心欲何用,桥起则形累。
赖客同门生,旷荡乃不愧。

白话文翻译

鸟声轻轻落在屋檐之间,竹子的绿色映衬在户外。
我解开鞋子放在几案前,将拐杖靠在椅子背后。
默默仰望屋顶,恍惚与古人相会。
有时客人坐下,十个问题也难以对答。
只因被呼唤才觉醒,笑着自责自己的愚昧。
我知道并非追慕浮华,世事如同蝉蜕。
一生中难以避免的,只有饮食与睡眠。
所以我更加颓废,快乐本就不在心中。
心中有何用呢?桥起时身形也累。
我依赖客人同窗,心旷神怡也不觉得愧疚。

注释

  • 解屦:解下鞋子,表示轻松随意的状态。
  • :拐杖,象征着行走的辅助工具。
  • 默然仰栋:静静地仰望屋顶,表达一种沉思的状态。
  • 十问不一对:形容与客人交流时的尴尬,很多问题却难以回答。
  • 籧子:指一种华丽的装饰,作者认为自己并不追求这些浮华之物。
  • 蜩蜕:比喻世事的变迁,蝉蜕代表着变化或失去。
  • 桥起则形累:意为在某种环境中人会受到限制或疲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公美,号潜斋,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反映社会生活,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晚年,在北京的居所中,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客人交流时的感受。在这个时代,诗人追求简单朴素的生活,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诗歌鉴赏

《北京学直舍对客》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诗中,鸟声和竹色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宁静自然的环境,仿佛时间在此凝固,诗人可以在这片刻中沉思。诗人通过“默然仰栋”,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向往,暗示着一种孤独感和对交流的渴望。

在与客人对话的场景中,诗人感受到交流的无力与尴尬,表现出一种自我怀疑和对自身愚昧的反思。“十问不一对”不仅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也反映了诗人的无奈和对话题的失落感。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变得困难。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将个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结合,强调饮食与睡眠是人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现实,同时也表露出对物质生活的无奈与超然。诗人似乎在表达,虽然生活中有许多琐碎,但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自由是更为重要的。结尾处提到“赖客同门生”,表明在这种孤独与颓废中,友谊与交流给予了他一种支持与慰藉。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古人的敬仰,也有对当下的反思,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鸟声落檐间,竹色在户外:描绘了一个安静的院落,鸟鸣声和竹色交织,营造出一种清幽的自然气息。
  2. 解屦置几前,放杖当椅背:表现了诗人轻松的生活状态,解鞋和放杖暗示了放下负担的自在感。
  3. 默然仰栋时,往与古初会:在静默中仰望,仿佛与古人进行心灵的交流,体现了对历史的思索。
  4. 有时遗坐客,十问不一对:与客人交流时,问题众多却难以应对,表现出交流的障碍。
  5. 尚因呼乃觉,笑自谢顽昧:被客人唤醒后,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反思自身。
  6. 知非慕籧子,事去等蜩蜕:明白自己并非追求浮华,而是看透了世事的无常。
  7. 一生所未免,饮食与眠睡: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无法避免,体现了一种对现实的接受。
  8. 所以更颓然,可乐本非内:因此更加颓废,快乐不在内心,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心情。
  9. 有心欲何用,桥起则形累:即使有心追求,环境的限制也让人感到疲惫。
  10. 赖客同门生,旷荡乃不愧:依靠朋友的支持,心境才能放松,不觉得愧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饮食与眠睡”作为生活的必需品,隐喻人生的基本追求。
  • 对仗:如“解屦置几前,放杖当椅背”,体现出诗人的工整与对称美。
  • 拟人:如“鸟声落檐间”,让自然的声音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与自我的反思,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真实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鸟声: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活力。
  2. 竹色:代表清新、质朴的生活态度。
  3. 解屦:象征放下负担与追求自在的生活。
  4. 饮食与眠睡:生活的基本需求,象征人性与现实。
  5. :隐喻人生的道路与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问不一对”所表达的意思是?
    A. 问题很多,回答简单
    B. 与客人交流时难以应对
    C. 客人不愿提问

  2. 诗人通过“解屦置几前”想要表达什么?
    A. 生活的繁琐
    B. 轻松自在的状态
    C. 对客人的欢迎

  3. “饮食与眠睡”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奢华
    B. 人生的基本需求
    C. 诗人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绘孤独与思乡之情。
  • 《山中问答》(王维)——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饮酒》(陶渊明)和《北京学直舍对客》:两者都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陶渊明更强调隐逸生活的理想,而晁补之则更关注交流中的无奈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晁补之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满江红 满江红 满江红 南歌子 念奴娇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京邸与程石门话旧 赋残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太液 面具 震炫 同字框的字 无得无丧 玉堂人物 空心老官 绞丝旁的字 云雨高唐 羚羊挂角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字头的字 门字框的字 矜能负才 龍字旁的字 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暖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