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3:49
鹊桥仙 七夕
殷秉玑 〔清代〕
罗云衣锦,银河奁镜,风致去年曾记。
年年常见月如钩,惯钩起百年离思。
相离一岁,相逢一夕,抛了许多珠泪。
天孙枉自号双星,怎不及人间伉俪。
这首词描绘了七夕节的情景,开头提到美丽的云朵和银河如同镜子一般,风中带着去年的回忆。每年都能看到如钩的明月,习惯了牵挂着那百年的离愁。分离了一年,今夜相聚,只为这一夕,流下无数的泪水。天上的牛郎和织女自称为双星,怎能与人间的夫妻相比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牛郎织女”源于中国古代传说,讲述了天上的牛郎和织女因天河相隔而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的故事。这个典故常用来象征爱情中的离别和团聚。
作者介绍: 殷秉玑(约1660-1740),清代词人,擅长婉约词风。他的词多描绘爱情与离愁,具有柔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鹊桥仙 七夕》写于七夕节,体现了古人对牛郎织女故事的情感寄托,反映了人们对于爱情和团聚的渴望。
这首《鹊桥仙 七夕》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七夕节的浪漫情怀。开篇以“罗云衣锦,银河奁镜”描绘出天上星河的美丽,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般的场景。接着通过“年年常见月如钩”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过往的回忆与思念。月亮如钩,象征着每年都能见到的思念,却又无法填补一年分离所带来的空虚。
“相离一岁,相逢一夕”,短暂的相聚让人倍感珍惜,流下“许多珠泪”,深刻反映了爱情中的无奈与苦楚。最后一句“天孙枉自号双星,怎不及人间伉俪”,将天上的牛郎织女与人间夫妻进行对比,表达了人间爱情的真挚与深厚,凸显出人间情感的珍贵与复杂。
整首词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浓厚的离愁与思念,读后令人感受到深深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爱情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深切感慨。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作者表达了对人间爱情的珍视与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月如钩”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天孙”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