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曲江秋日》

时间: 2025-05-07 11:18:48

诗句

斜烟缕缕鹭鸶栖,藕叶枯香折野泥。

有个高僧入图画,把经吟立水塘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18:48

曲江秋日

作者: 韩偓 〔唐代〕

原文展示:

斜烟缕缕鹭鸶栖,
藕叶枯香折野泥。
有个高僧入图画,
把经吟立水塘西。

白话文翻译:

斜斜的烟雾缭绕,几只白鹭在栖息;
藕叶枯萎散发着香气,沾湿了野外的泥土。
有位高僧走进了画中,
在水塘西边吟诵经文。

注释:

  • 斜烟:指的是斜斜升起的烟雾。
  • 缕缕:形容烟雾细长而缠绕。
  • 鹭鸶:一种白色的水鸟,象征清幽和宁静。
  • 藕叶:指的是荷花的叶子,象征生机。
  • :在这里是指沾湿或触碰。
  • 高僧:指佛教的僧侣,通常具有较高的修为。
  • 图画:象征画卷,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描绘。
  • 经吟:吟诵佛教经典。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高僧”可能隐喻着追求精神境界的人,反映了唐代佛教的盛行以及文人对自然与佛教哲理的融合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约768年-约830年),字文举,号云溪,唐代诗人,曾任礼部员外郎。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见称,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色和禅意方面,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创作背景:

《曲江秋日》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诗人借助秋日的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对佛教的向往,体现了文人对自然与内心修行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曲江秋日》是一首描绘秋日宁静景色的诗。诗人在开篇描绘了烟雾缭绕、鹭鸶栖息的画面,带给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藕叶枯香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秋日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特有气息。最后,诗人通过高僧吟诵经文的描写,表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这首诗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色,还蕴含了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内心修行的思考。全诗意境悠远,情感深邃,令人感受到秋日的清凉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斜烟缕缕鹭鸶栖:画面描绘了秋日的烟雾和栖息的鹭鸶,表现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2. 藕叶枯香折野泥:藕叶的枯萎与泥土的交融,象征着秋天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3. 有个高僧入图画:高僧的出现引入了佛教元素,象征着超脱与宁静。
  4. 把经吟立水塘西:吟诵经文的高僧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高僧的吟诵如同画中景象,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诗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提升了整体美感。
  • 拟人:烟雾和藕叶被赋予了生动的形态,使画面更为鲜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曲江的秋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心灵宁静的追求,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佛教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与融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朦胧与神秘。
  • 鹭鸶:象征着纯洁与宁静。
  • 藕叶: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变化。
  • 高僧:象征着超然与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高僧”代表什么?

    • A. 一位普通僧侣
    • B. 追求精神境界的人
    • C. 一位画家
    • D. 一位诗人
  2. 下列哪项不是诗中的意象?

    • A. 烟雾
    • B. 白鹭
    • C. 冬雪
    • D. 藕叶
  3.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答案: 1.B 2.C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韩偓的《曲江秋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侧重于秋日的宁静与佛教哲理,后者则通过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韩偓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豆卢郎赴海陵 高邮送弟遇北游 与于中丞 怀张璪 上巳日两县寮友会集时主邮不遂驰赴辄题以寄方寸 白沙宿窦常宅观妓 与湛上人院画松 归山留别子侄二首 题刘偃庄 赠严四草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直属 近效 作害 皮开肉破 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犬吠之警 爻字旁的字 疏食饮水 寸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已结尾的成语 豕字旁的字 越凫楚乙 人以群分 闻风而兴 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旁的字 蜜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