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5:24
伯夷耻周粟,促连岂帝秦。清风千载上,林下一閒身。
伯夷耻于周朝的粮食,连带着难以接受秦帝国。千年之后,清风徐来,我在林下悠闲自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柴随亨,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关注政治与个人理想,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历史人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
创作背景: 在宋代,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使得许多文人感到失望,柴随亨借用伯夷的故事表达对当时政治的失望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伯夷的故事,引发对历史的反思。首句“伯夷耻周粟”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对世俗权力与利益的拒绝,显示出诗人对高洁理想的追求。接下来“促连岂帝秦”,则是对当时秦朝独裁统治的批判,透出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无奈和不满。这两句构成了诗的核心思想,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最后两句“清风千载上,林下一閒身”则转向个人的理想与追求,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宁静的生活状态。在千年之后,清风依旧,诗人在林下悠闲,形成了与前文的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的失望与批判,最后寻求一种超脱的心境,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体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高洁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伯夷因何耻于周粟?
“清风千载上”中的“清风”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