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建溪十咏 其六 勤公亭》

时间: 2025-07-12 15:09:09

诗句

危亭压波面,屹若抃灵鳌。

浮蚁酡颜数,飞鸿送目劳。

吏围披簿领,僧伴话风骚。

何日登悬榻,州民刺有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5:09:09

原文展示

建溪十咏 其六 勤公亭

危亭压波面,屹若抃灵鳌。 浮蚁酡颜数,飞鸿送目劳。 吏围披簿领,僧伴话风骚。 何日登悬榻,州民刺有毛。

白话文翻译

高耸的亭子压在波面上,稳固如巨鳌欢舞。 酒杯中的酒泛着红晕,飞鸿远望显得辛劳。 官员们围绕着公文忙碌,僧侣们谈论着诗文。 何时才能登上那高悬的床榻,州民们议论纷纷。

注释

  • 危亭:高耸的亭子。
  • 抃灵鳌:比喻亭子稳固如巨鳌欢舞。
  • 浮蚁:指酒面上的泡沫,代指酒。
  • 酡颜: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 飞鸿:指远望的飞鸟。
  • 簿领:公文案卷。
  • 风骚:指诗文。
  • 悬榻:高悬的床榻,比喻高官显位。
  • 刺有毛:指州民议论纷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以五言诗见长。此诗选自《建溪十咏》,是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所作,反映了当时的地方风物和官场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亿在建溪任职期间所作,通过描绘亭子的稳固和官员、僧侣的生活,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高位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亭子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高位的向往。首句“危亭压波面,屹若抃灵鳌”以亭子的稳固比喻官场的稳定,而“浮蚁酡颜数,飞鸿送目劳”则通过酒和飞鸿的意象,暗示了官场中的应酬和远望的辛劳。后两句“吏围披簿领,僧伴话风骚”则直接描绘了官员和僧侣的生活,最后一句“何日登悬榻,州民刺有毛”则表达了对高位的向往和对州民议论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危亭压波面,屹若抃灵鳌:以亭子的稳固比喻官场的稳定,形象生动。
  2. 浮蚁酡颜数,飞鸿送目劳:通过酒和飞鸿的意象,暗示了官场中的应酬和远望的辛劳。
  3. 吏围披簿领,僧伴话风骚:直接描绘了官员和僧侣的生活,展现了官场的繁忙和僧侣的闲适。
  4. 何日登悬榻,州民刺有毛:表达了对高位的向往和对州民议论的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危亭压波面,屹若抃灵鳌”中的“抃灵鳌”比喻亭子的稳固。
  • 拟人:如“飞鸿送目劳”中的“送目劳”赋予飞鸿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亭子、酒、飞鸿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高位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州民议论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危亭:高耸的亭子,象征稳固和权威。
  • 浮蚁:酒面上的泡沫,象征官场中的应酬。
  • 飞鸿:远望的飞鸟,象征远望和辛劳。
  • 簿领:公文案卷,象征官场的繁忙。
  • 风骚:诗文,象征僧侣的闲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危亭”比喻什么? A. 官场的稳定 B. 官场的繁忙 C. 僧侣的闲适 D. 州民的议论

  2. “浮蚁酡颜数”中的“浮蚁”指什么? A. 酒 B. 飞鸟 C. 公文 D. 诗文

  3. “何日登悬榻”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高位的向往 B. 对官场的厌倦 C. 对僧侣的羡慕 D. 对州民的关心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亿的其他作品,如《建溪十咏》中的其他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地方风物诗。
  • 其他宋代诗人的官场诗,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诗词对比

  • 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高位的向往,但杨亿的诗更多地描绘了官场生活,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杨亿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眺 晚眺 晚春 挽彭制机 挽曹侍郎 挽曹侍郎 荼蘼 僮有弹鹭置池上者予解其缚纵之而不去盖不饮 听雨 江城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隶字旁的字 积小成大 田字旁的字 孝经起序 不识局面 匕字旁的字 拉闲散闷 算是 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炎的成语 圣藻 这们 怏怏不悦 大权在握 麦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目空四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