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5:05
往子为御史,伊余忝拾遗。
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
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
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
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
纷纷无退者,相顾令人悲。
宦情君早厌,世事我深知。
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
况今各流落,身病齿发衰。
不作卧云计,携手欲何之。
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
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
往昔你做了御史,我则不幸被任为拾遗。
我们都恰逢盛明的朝代,皆得在清白的官职上高升。
我佩戴玉器,你则穿着绣衣,
在淡淡的香烟中,我们一起侍奉在白玉阶前。
早上见到受宠的人就感到羞辱,晚上看到安稳的人又心生危惧。
纷纷扰扰中没有人能够退却,互相看着令人感到悲伤。
你早已对宦海感到厌倦,我深知世事的无奈。
常常在荣华显达的日子里,早已约定好在林泉隐居。
而如今我们都在流落的境地,身病体衰,白发苍苍。
不再打算卧云隐居,携手又能去何方?
等到你女儿出嫁,及我官职满期之时,
稍微没有亲人牵累,粗略有渔樵的资助。
在岁末青山的路上,白头时再期同归。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对宦海沉浮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过往荣华的追忆与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这首诗通过对昔日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用“往子”为起始,拉开了追忆的帷幕,勾画出他与友人一同经历的辉煌时光。接着,他描绘了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表现出对宦海浮沉的失望与厌倦。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地传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最后,通过对于未来的展望,诗人将个体命运与自然和谐相结合,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中展现的意象丰富,诸如“青山”、“白首”等,既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增添了诗的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白居易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宦情君早厌”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