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2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24:39
踏莎行(正月五日定空寺观梅)
毛滂 〔宋代〕
景泮冰檐,情回瑶草。
副能守得春来到。
管曾独自索春怜,
而今觑著东风笑。
粉凝酥寒,云房睡觉。
胭脂也不添些小。
天真要与此花争,
是伊占得春多少。
在冰冷的屋檐下,春天的景色逐渐显露,心中的思念也随之回归。
我能否守候春天的到来?
曾经我独自一人渴望春天的怜爱,
而如今却看到东风在笑。
粉色的梅花在寒冷中凝聚,像是云房中的沉睡。
连胭脂都不愿意为她增添一点色彩。
天真似乎要与这花争春,
只怕她占据了春天的多少美好。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华,号雪窗,宋代著名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常以清新婉约著称,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正月初五,正值梅花盛开的时节,毛滂在定空寺观梅,借梅花抒发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在此时此地的感受和思绪。
毛滂的《踏莎行》以梅花为主旨,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首句“景泮冰檐”通过描绘周围的自然环境,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寒冷却充满希望的世界。接着,诗人以“情回瑶草”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瑶草象征着美好而温暖的春季,暗示着生命的复苏。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回忆曾经孤独地期待春天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而如今,东风的到来似乎带来了新的希望,改变了孤独的状态。诗人将梅花的美丽与寒冷结合,表现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坚韧的生命力,透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最后两句“天真要与此花争,是伊占得春多少”,则强调了梅花的美丽与生命力,似乎要与春天的景色争辉。这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力量的礼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在描写中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心中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梅花的赞美,使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对梅花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力量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切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景泮冰檐”意指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景色
C. 梅花的盛开
答案: B
“天真要与此花争”中的“天真”指代的是?
A. 梅花
B. 春天的生命力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 B
诗中用“粉凝酥寒”来形容梅花的哪一特征?
A. 颜色
B. 形状
C. 香气
答案: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踏莎行》更多地关注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力量,而《静夜思》则集中于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乡。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