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5:5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5:53:28
属者观池槛清明泉激石立芦丛交碧文禽并绚翛
作者: 毛滂 〔宋代〕
图书多似道家山,
池槛清虚不绮纨。
万壑春藏三石秀,
五湖秋入两芦寒。
冰泉喷激珠成贯,
绣羽沉浮花作团。
谁伴玉皇香案吏,
光风霁月在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似乎置身于一个如道家山般的书籍世界,周围的池塘清澈而空灵,没有华丽的装饰。春天的万壑中藏着三块秀美的石头,秋天的五湖则显得寒冷而静谧,芦苇丛中透出一丝清冷的气息。冰冷的泉水喷涌而出,像珠子一样成串而下,绣羽的鸟儿在花丛中自由地飞舞。诗人问道,谁能陪伴这位玉皇的香案侍者,唯有那清风明月在栏杆上静静陪伴。
毛滂(约1050年-约1110年),字子美,号天池,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道家哲学对他的影响。
毛滂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如道家山般清幽,浑然天成,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诗的开头便以“图书多似道家山”引入,表明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以“池槛清虚不绮纨”来描写周围的环境,清澈的池水和幽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
“万壑春藏三石秀,五湖秋入两芦寒”则进一步通过季节的变化,展现出自然的韵味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四季的交替不仅是自然的变化,也是诗人心境的写照。接下来的两句“冰泉喷激珠成贯,绣羽沉浮花作团”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活泼的生命和自然的丰富多彩。这种对比,既有动的美,也有静的美。
最后两句“谁伴玉皇香案吏,光风霁月在阑干”则引导读者回到人世,表达了诗人对陪伴和友谊的渴望。整体来看,毛滂的诗虽然描绘的是自然,但其实反映的是诗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和陪伴的渴望。诗人通过小景描绘出大情,展现了宁静的内心世界。
诗中提到的“万壑春藏三石秀”所表达的意境是什么?
a) 寂静的自然
b) 热闹的城市
c) 书籍的美丽
d) 友谊的珍贵
“光风霁月”中的“霁”字是什么意思?
a) 雨
b) 明亮
c) 清澈
d) 冷静
诗人通过“池槛清虚不绮纨”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奢华
b) 崇尚简约
c) 热爱喧嚣
d) 追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