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7:43
菩萨蛮(赠舞姬)
作者:毛滂(宋代)
当时学舞钧天部。
惊鸿吹下江湖去。
家住百花桥。
何郎偏与娇。
杏梁尘拂面。
牙板闻莺燕。
劝客玉梨花。
月侵钗燕斜。
在那个时候学习舞蹈的都是天上星宿,
惊鸿般的舞姿飘荡江湖之间。
她家住在百花桥旁,
那位公子偏偏与她亲昵。
杏树的枝条轻轻拂过她的脸庞,
牙板上传来了黄莺和燕子的鸣叫。
她劝客人品尝那玉梨花,
月光洒在她的发簪上,显得有些斜歪。
作者介绍:毛滂,字子华,号澹庵,南宋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情感丰富。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这首《菩萨蛮》是在南宋时期创作的,正值社会文化繁荣,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频繁。舞姬作为当时社会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常常成为文人笔下的题材,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
《菩萨蛮(赠舞姬)》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舞蹈之美与人情之美的交融。诗的开头提到“学舞钧天部”,便引入了舞蹈这一主题,舞蹈不仅是技艺,更是情感的表达。接着用“惊鸿”形象比喻舞姬的舞姿,生动地描绘出她轻盈灵动的形象,仿佛她是在江湖之间自由翱翔的仙子,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在描写舞姬的生活环境时,诗中提到“家住百花桥”,不仅展示了她生活的美好环境,也暗示了她的美丽和娇嫩。接着“何郎偏与娇”一句,透出一种温柔的爱情气息,仿佛在说这位舞姬的心中有一个心仪的爱人,彼此间的情感细腻而深厚。
“杏梁尘拂面”和“牙板闻莺燕”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物与声音,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与自然美感。最后两句“劝客玉梨花”和“月侵钗燕斜”,在月光的映照下,舞姬的美丽更显得动人,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令人陶醉。
整首诗通过对舞姬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的舞姿之美和情感的深邃,表现了人们对艺术和爱情的向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舞姬的优雅舞姿和温柔情感,表达了对美与爱情的向往,展现了人们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诗中提到的“惊鸿”指的是:
填空:诗中提到“家住桥”,这个桥象征着__。
判断:这首诗表现了对舞姬生活的羡慕。对还是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